第(1/3)頁 「僅僅幾百年,為啥會變成這樣?」劉向陽再次感覺自己的認知被顛覆了。 如果不是今天外出,他一直以為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如此呢。 「主要是人口大量增加,超過了土地的承受力。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但是罐子村短短幾十年時間,人口增加了一倍。你看村子里現在的碎娃們,一茬接著一茬。石圪節公社其他村子,情況應該也類似。」 「吃飯的嘴多了,人們只能向黃土高原索要糧食。這里本就屬于半干旱氣候,土壤貧瘠,種莊稼產量極低,人們大多廣種薄收。拿小麥來說,一畝地能打個幾十斤就算不錯了,上百斤屬于高產量。如果遇到干旱年成,連種子都收不回來。為了保證糧食產量填飽肚子,人們只能多開荒,結果越開墾土壤越貧,水土流失越嚴重……」 對于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后世早有總結,王滿銀這話不過照本宣科而已,卻也再讓劉向陽佩服不已。 不過他早習慣了對方的「睿智」,也并不十分驚訝。 「那有什么解決辦法?」 「辦法很簡單,無非退耕還林。」 這也是后世經常提到的。 「老百姓吃啥?」劉向陽思索片刻,皺著眉頭問。 插隊半年時間,他現在已經學會用農民的思維想問題了。退耕還林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并沒有那么容易。 首先,你要讓農民吃飽飯才行。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留給你慢慢思考吧。」王滿銀沒有打算繼續賣弄。 他無法告訴對方,后世為治理這片土地花費了多大代價,取得如何注目的成就。不過短短幾十年時間,整個黃土高原重新被染綠。 甚至連北方的毛烏素沙漠,也被廣大網友稱為「沙漠之恥」。 想到后世的壯舉,王滿銀心情也不由變得激動起來,心里重新多了幾分希望。 兩人邊走邊聊,沿途看風景,倒也不覺得無趣。 期間,王滿銀告知供銷社打算借用手扶拖拉機拉貨的事兒,讓對方自己思考后做決定。 現在光明正大搞副業的機會可不多,劉向陽自然毫不猶豫接受。雖然王大哥沒提,但是他心里也明白,自己承著情呢。 憑人家和供銷社的關系,如果想做的話,哪里會輪到自己頭上。至于是否會被其他知青眼紅……劉向陽也不是很在乎了。 之前因為自己擔任手扶拖拉機駕駛員的事兒,就有同伴暗中打小報告,轉頭王連順就把名字告訴了他。 劉向陽本來想找對方理論的,后來又打消主意。不遭人嫉是庸才,除非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做。這樣的小人心中記下就是,吵吵鬧鬧反而讓人笑話。 等出了林區,周圍再次恢復稀疏的綠色。 又駛出十多里地,前方突然出現一個岔道口。正當王滿銀打算找人問路時,忽然聽到身后傳來急急的喊聲。…. 扭頭,就見一群年輕人抬著門板急沖沖跑來,最前方還有一人追著他們大嚷。 「停車,停車,向陽停車!」王滿銀急聲叫到。 「咋了?」劉向陽摘檔熄火,扭頭問道。 「后邊那群人可能有什么急事兒,咱們等一下。」 等對方更近些,他們才注意到抬著的門板上躺有一個人。 「兩個同志,你們開車去哪里?是不是去原東縣城……我們是插隊知青,有同伴從崖畔上摔下來了,需要馬上送到縣城救治,能不能捎帶我們一程。」最前方的年輕人跑到車旁,氣喘吁吁的問。 「這……」劉向陽剛要同意,又扭頭看向王滿銀。 按照計劃,他們要去原東縣下邊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