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就好像王滿銀曾經學五筆,剛開始記不住字根。打字時總對著鍵盤摸索,腦海里不斷背誦,半天打出一個字。 等熟練了,記憶變成本能。 也許他不知道鍵盤上每個摁鍵包含的字根,但是只要手放在上邊,不由自主就能打出來。 無他,唯手熟爾。 打算盤,同樣如此。 剛開始王滿銀磕磕絆絆,伴隨著講解,自己也摸索著學習,倒是將算盤珠子撥的噼里啪啦。 這兩口子也算是絕了,大半夜不睡覺,坐在炕上連算盤玩。 如果讓村里其他人知道,估計該說腦子有毛病了。 *** 嗯,如果不出意外,明天可能就上架了,提前求個首訂,希望大家支持一下。 趁著上架前,說幾句心里話。 從開書起,我就一直不太順利。剛開始本書沒人看,差點太監掉。 12月15號左右,我突然開始發燒,當時買不到抗原檢測,稀里糊涂喝了退燒藥。 幾天后,燒倒是退下來了,關鍵咳嗽一直沒停。 是的,這都一個月了,咳嗽還沒停。 期間在醫院拍過兩次胸片,都說肺上有炎癥,但是不太嚴重,屬于個人體質問題,恢復的比較慢。 藥倒吃了不少,現在我還在吃,也不知道啥時間徹底恢復。 身體不斷反復,所以本書我一直寫得比較慢。 其實快不起來的……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對于一些日常細節,只能查資料,盡可能做到還原。 其實每一個細節,我都盡量找多處資料進行佐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人質疑土雞價格太貴,我至少從十幾篇回憶錄里找到了價格。價格自然是不統一的,分為供銷社收購價(供銷社大喇叭廣播收雞,3毛錢一斤,)和黑市價格(黑市活雞價0.9-1.1元/斤波動)。 還有更多價格資料,暫時不發了。有懷疑的,其實可以上網找。 另外第二個引起爭議的就是彩禮錢(幾百到一千),很多人都覺得在那個年代,彩禮不可能有這么貴。 為此我查了最少幾十萬字的資料……別以為是吹牛,因為我手頭整理的相關記載有十多種,都證明這個價格是發生過的。 個人認為,最權威的記載當然是省志、地方志、縣志,我在這里邊都找到相關描述。 沒錯,省志里邊也有記載。 而且所用的詞語為“一般”“普遍”“很多”……這說明,彩禮高并非是個例。 另外,不少那個時代人的回憶錄里(我手頭找到十幾個記錄),也提到了彩禮價格。有插隊知青們的回憶,有作家們寫的,并非只路遙先生一人。 還有人覺得這么高的彩禮,當時農民不可能出得起……這個,就沒辦法把操作方式寫出來了。無非是換,買,還有其他。 /111/111504/2926435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