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到宿舍坐下,王滿銀發現小舅子的床頭散落著不少紙,另有一些書籍。 他隨手拿起一本,發現有翻閱的痕跡,不少頁面已經毛邊。 看來自己上次的勸說少安聽進去了,重新拾起學習熱情。 還有張改好的試卷,最上邊寫著“優”。 王滿銀不由得攢了句:“少安,學的不錯呀。” “還行,整個培訓班上次考試就兩個優,我是其中之一,”孫少安有些自豪的介紹道。 他所在的菌肥培訓班有二三十號人,除了自己和少數幾人是高小畢業外,剩余都讀過初中。 參加菌肥培訓要用到化學知識的……孫少安根本沒學過,剛開始有些發憷。 結果他很快發現,自己聽不懂,那些初中畢業的照樣蒙圈,甚至表現還不如自己。想想也正常,前些年初高中學生都忙著改天換地,哪有功夫學習。 而且隨著課程深入,孫少安發現老師非常負責任,講的也挺有意思。課堂上并不單單只講菌肥培訓,還對相關知識做了延伸。 其他同學聽得昏昏欲睡,他知道學習機會難得,自然認認真真,近段時間不斷被表揚。 聽小舅子自夸,王滿銀隨意掃了一眼試卷。 嗯,第一題就很有時代特色:請同學們用哲學觀點解釋論述乙醇的“同分異構體”。 這道題如果換自己來做,肯定不會。 倒是少安的回答很新奇: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通過外因而起作用……乙醇的內因依據是相同的分子式,外因則是溫度和壓力等不同……就造成了思想教育的“人才同分異構體”。 這答案,正確的不能再正確了。 這會兒窯洞里沒人,不過外邊人來人往,說話不方便。 王滿銀想了想道:“少安,窯洞里太悶,咱們出去轉轉吧。” “也好,”孫少安點了點頭,隨后鎖好窯洞門。 縣高中建在半山腰,再往上是一座不小的山峁。隨著天氣轉暖,山坡上已經有點點稀疏綠意覆蓋。 兩人一路攀登來到頂上,頓時感覺視野開闊起來。 周圍一覽無余,如果有人上來,他們第一時間就能看到。 王滿銀看了幾眼風景,才出聲問:“少安,你感覺培訓怎么樣?” “姐夫,這正是我最近發愁的地方……培訓班主要講解920生長劑和5406菌肥的培訓接種技術。它們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莊稼增產增收。按照公社的說法,打算讓我們學成回去后創辦一個菌肥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