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土高原的地形大致分為峁、塬、梁、川。 其中“川”指的兩個山峁峁中間夾得大塊平坦洼地,土壤潮濕肥沃,最合適種莊稼。 “塬”則和“川”相對應,屬于平坦的山頂,又叫臺塬。這種地方同樣適合種莊稼,不過靠天收。 遇到干旱季節,必須用人力挑水上塬灌溉。 至于山峁峁,通俗講就是比較矮的小山包、丘陵,可以圍成梯田種莊稼。 “梁”則是條狀的黃土崗,一般容易形成陡峭的土崖,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懸崖。 黃土高原的地形就是這么怪,有時候兩個村子看起來很近,中間隔著一條崖畔深溝。 面對面能夠聊天喊話,但是想過去一趟,要繞三十多里地。 這種地形大多種不成莊稼,再加上地勢陡峭,農民打柴時一般都會自動避過。不過往往人類到達不了的地方,生長有不少好柴禾。 王滿銀也是傻膽大,準備好繩子鐮刀和斧頭,就帶著大黃走了。他去的地方叫狼窩山,據說之前那里曾有野狼存在。 大黃離開村子后,似乎顯得特別興奮,不斷東奔西跑。一只只云雀被驚飛,轉瞬沖上云端,懸停在天空中。 這種鳥在黃土高原上很常見,體型大小和麻雀差不多,喜歡在麥田里做窩。 它們的叫聲婉轉動聽,因此還有個名字叫“叫天子”。 一人一狗晃晃悠悠,也不覺得孤單。 一個小時功夫,王滿銀接連翻過兩道山梁,對面的村子已經徹底看不到影子。 大概走了十幾里路,終于來到野狼窩。 這一片是典型的山梁地貌,加上離河較遠,也顯得更加荒涼,倒少了很多人類活動的痕跡。 周圍圪梁梁上,長著稀疏的喬木和灌木。 王滿銀歇了口氣,從空間里拿出瓦罐咕嘟咕嘟喝了幾口溫水,又吃了兩個煮雞蛋,一個玉米窩窩。 當然,他也沒有忘記土狗,同樣給這家伙弄了半個玉米窩窩,弄了點水。 吃飽喝足,王滿銀正式開始忙乎。 對付那些細枝條和藤蔓,直接鐮刀伺候。遇到比較粗的灌木樹枝,揮動斧頭咔咔猛砍。 不到倆小時功夫,柴禾在空間堆成小山。 歇了一陣子后,王滿銀將繩子一頭系在腰上,另一頭拴在酸棗樹根上,開始緩緩朝崖畔下爬去。 他剛才在上邊看的清楚,崖畔半腰二十多米高的地方有片平地,上邊長著幾株傾倒的枯樹,應該是洋槐,差不多碗口粗,看樣子有年份了。 自己打好的窯洞需要做門窗,把它們帶回去,能省下不少木料錢。 王滿銀腦子一熱就做了,渾然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有多危險。 剛下到一半,頭頂繩子突然放松,跟著身子急速下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