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楊小蜜換完校服,嘴里叼著牙刷,一臉好奇今天早飯吃什么的吃貨臉出現時,王尋腳下的三室一廳隨著消失了,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家女孩都沒覺得如何? 我特么一個男人,不吃虧! 只不過當楊小蜜路過他身邊,用含湖不清的語言說道:“晚膳嗝喔卡卡呢的咱里扯平。” 王尋困惑的看著楊小蜜,眉頭上挑說道:“ you say it again?英語聽力不好?今晚跟我一起學一下《走遍丑國》,還有你說什么扯平?” 楊小蜜沒好氣的拍了一下王尋,順手拿下牙刷口齒清晰,一字一頓的說道:“我說晚上給我看看你的咱倆扯平。” 王尋聽聞,一臉嬌羞地說道:“咱倆是不是有點太小了,這不合適吧。” 楊小蜜直接一腳踢在王尋屁股上,還覺得不夠,手上繼續拍打著王尋的后背,邊打邊說:“叫你不學好,一天天想什么呢。” 王尋笑著說道:“哈哈,我可什么都沒說啊,你自己想想是不是?” 楊小蜜停下這毫無傷害的攻擊,一臉冷漠的盯著王尋,仿佛如用眼睛就能殺死對方一般,突然嫣然一笑說道:“對哦,以后你也沒機會了!” 話畢,轉身就往衛生間走去,走廊里空氣為之一凝。 王尋純粹是一直在愛情線上瘋狂作死,還特么樂此不疲。 沒辦法,誰會拒絕一個從小培養女友的機會? 所以王博士智商時常不在線實屬正常,畢竟已經被愛情沖昏了理智的頭腦。 倆人談戀愛本就是個磨合的過程。 王尋和楊小蜜這種恰好彼此熟悉,脾氣秉性和興趣愛好都能接受對方的情侶,那簡直快樂似神仙,長久一百年。 楊小蜜這脾氣怎么形容呢,如風般小脾氣來的快,去的也就快。 上學前就穩穩的哄好她,這是一個王尋作為一名暖男的必備技能。 你問怎么哄好的? 虎口奪食! 早飯,桌面上只剩最后一個包子。 尋媽李紅搶占先機,果斷夾住。 王尋后發制人,直接搶過來塞進楊小蜜的口中。 迎著尋媽李紅鈔能力的威脅,富貴不移,威武不屈。 這種大孝子行為,反抗鈔能力的行為,直接被父輩們定義為青春期荷爾蒙分泌過剩了。 楊小蜜咀嚼著包子內心其實是崩潰的,她早就吃飽了,但是對于最后一口的執著,絕不能放棄這王尋搶來的美味。 王尋最后的下場就是得到了尋媽李紅一句調侃:“有了媳婦忘了娘啊!” 這句調侃惹的全場大人們哄堂大笑。 當然這種在大人們眼里的調笑,著實讓這對地下小情侶內心慌得一逼,面對這種場面最好的操作——三十六計中最后一計。 王旭快速反應拉著楊小蜜就跑,趕緊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李宗盛《給自己的歌》 周六,風和日麗。 上午,春燕公司。 會議室,王尋和楊小蜜是來小姨公司玩耍的,也可以稱之為約會。 倆人坐在小姨楊春燕的辦公桌前,翹著二兩腿動作出奇的一致,悠哉悠哉跟小姨楊春燕聊天。 楊小蜜嚼著大大泡泡糖,吹著泡泡問小姨楊春燕“小姨,小姨,最近有沒有找我唱歌的?” 小姨楊春燕很無奈的對著楊小蜜說道:“蜜蜜,你媽和你干媽都說了,不需要你出去掙錢。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課余時間準備春晚。” 楊小蜜頗感無趣,繼續吹著泡泡,這不吹了個大的,差點破了拍臉上。 王尋聽聞這個噩耗,一臉肉疼想起了他被查封的小金庫。 本以為尋媽會漏掉這里的,沒想到姜還是老的辣。 畢竟虎口奪食后,經濟壓力的確大。 尋媽李紅這回真是的說到做到,王尋那500萬小金庫被拿走買房去了。 也不知道大人們這種屯房子的執念是從哪里來的? 難道是樹葉對根的情誼? 不過后來王尋和楊小蜜去三亞旅游,住著自家海景別墅的時候,真香了! 他差點忘了本來目的是來看看藝人曾離的行程安排的,這可關系到以后的發展。 曾大美如果能扶植成功,能有蝴蝶效應一般的影響,那么楊小蜜的演藝道路也可以改變,這其實就是王尋做的一種嘗試。 畢竟理工科祖宗牛頓到研究后期都去特么研究神學了。 誰又特么知道重生到底是平行時空還是陰陽輪回呢? 這種事實在是沖擊王尋的理工科思維。 小姨楊春燕打量著正在看曾離行程單的王尋,隨口說道:“胡靜晚些時候過來簽約,你不給指指路?而且曾離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拍完了,目前趁著《我的野蠻女友》還有熱度在外頭商演呢。” 王尋抖了抖手中的曾離行程單,笑著說道:“行啊,小姨你這資本家剝削的可以啊,離姐受得了嗎?我看這安排都快到年底了。別忘了,離姐還是蜜蜜的形體老師呢。好久沒上課了!” 楊小蜜耳朵一直聽著兩人的對話,聽到這里連忙打斷:“那個,離姐忙點多好啊,我這里自己沒問題的!” 王尋瞥了眼楊小蜜,心說偷懶也得找個好借口吧,算了還是想想未來規劃吧。 要說這2000年娛樂圈這幫文藝工作者邏輯跟商圈邏輯完全不同。 “一個人就算天下人都說他不好,只要他對你好,那就得認他的好。”小黑胖子的人生哲學。 這也就是王尋會跟一些圈內人打好關系在對方還未成名前推一把的根本邏輯,也就是重生者最大的優勢了——信息差。 不然呢? 拿錢砸嗎? 這年月收益率太低,商業邏輯他特么不允許啊! 后來bat三大流氓剛下場,娛樂圈還掙扎了一會,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的兩個行業。 互聯網最重要的是掌握了渠道,娛樂圈最后還不是老老實實徹底放棄抵抗了,紛紛投靠bat懷抱,在資本的海洋里怒吼一句真特么香,然后屁顛屁顛給觀眾喂屎。 藝術創作變成工藝流程,流水線產出? 就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么用啊。 創新哪有那么容易? 不為掙錢,為了成就藝術夢想? 那條道路并不是適合王尋,更不適合楊小蜜。 不是所有導演都是墨鏡王,折磨演員,折磨制片方,愉悅自己。 也不是所有制片人都是方歷,喜愛藝術,為了藝術可以傾家蕩產。 更別說煤老板了,別以為煤老板是什么良善之輩,能從那個時代開荒出來且有一定資產的怎么可能沒有腦子? 捧蜜兒出演電影的根本邏輯和宋代娶個花魁回家當小妾有區別嗎? 沒區別嘛!都是名聲包裝的光環嘛。 交換一下還能完成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是? 至于藝術家這群體都是一群遠離材米油鹽醬醋茶的仙兒,比如孔雀萍。 其他那些無非是一些披著藝術外皮的俗人,一群金錢的仆人。 要不怎么說圈子都是抱團取暖的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