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長和沈云清他們最后商議決定,不進陽城,雖說寧王派兵駐守陽城,城內是個什么情況他們也不清楚。 萬一不開城門,他們進不去,又碰巧遇見白狄士兵攻城,那這一百多個老百姓可能都會被白狄軍殺光。 只要進了陽城的地界,就暫時安全了,可以往陽城轄地的縣城去,同樣可以補充物資。 村長媳婦對沈云清投來贊賞的目光,認為她目光長遠,看得清楚局勢。 隊伍里好多年長的年輕的,都認為該進陽城,寧王殿下善待百姓、愛民如子的傳說在京城出了名,寧王肯定會讓他們進城的。 這些人都不想在繞遠路進縣城了,想趕緊進陽城,只要能安全就行,都不考慮可能存在的危險。 只有村長提出了敵軍攻城的可能性。 但被他們的一句“不可能”堵住了話頭,更有人認為他們這一路逃難過來,也沒碰見白狄軍,說明白狄軍占了容城后,并不打算進一步進攻了。 所以,村長才來找沈云清商量。 談完正事,村長就要回去繼續安排今晚守夜的事,村長媳婦帶著她唯一的女兒留了下來,主要也是聊聊家常。 兩夫妻也是命苦,在白狄屠南安村那晚,失去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只剩這么一個女兒,生怕再出一點差錯,走哪帶到哪。 也不知村長媳婦從哪里聽到的,看見楊秀,就想起沈達家里那檔子事。 當初也是見楊秀遭遇太慘,村長媳婦也對老婆子李翠花和沈達的做法,看不順眼,現在說起這事,算是給楊秀出口氣! 沈云清皺眉問道:“三叔不是接了那女的進門了么?雖說沒有媒婆聘書,簡單的形勢走了一遍,我阿奶高興地,眼睛都要長到頭頂了。” 自從三叔和三嬸和離后,兩家人在隊伍里,可以算是一個頭一個尾,大概是為了避免沾染三嬸身上的霉運, 沈云清和三叔一家,平時連面都見不到。 那個女的像是懷了皇太子一般,吃穿睡都有沈達伺候,還天天給揉腳。 村民們跟沈云清和楊秀說起這些時,楊秀還不相信,認為沈達那么粗心大意的人,怎么可能會做這種事。 直到昨天爬山躲雨進山洞之前,她親眼見了之后,才漸漸覺得她是真的不了解沈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