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八章:決心-《風起明末》


    第(1/3)頁

    “建奴八分其軍,沿太行山、運河,自京西至山西四處搶掠,必然兵力分散,難以呼應。”

    孫傳庭沒有去看曹文詔投來的眼神,他所有的注意力此時都集中在不遠處真定東郊的原野之上。

    架梁馬回報,方圓三十里內,不見其余軍隊,正往更遠處偵察而去。

    真定城外確定只有一支清軍,就是如今正在他的眼前的這一支清軍。

    起初孫傳庭也只是想要驅逐這支清軍,解除他們對于真定的包圍,將其趕出真定地域。

    清軍的戰力孫傳庭很清楚,崇禎八年五月的時候,他就帶領著家丁和小股的清軍在野外交鋒過。

    建奴真夷雖然能夠騎射,但是尋常軍兵騎戰技藝比起邊軍騎兵稍遜一籌,比起蒙古騎兵更是拍馬難及。

    騎戰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并不出彩,只能說是不至于成為短板。

    建奴強于步戰,負堅甲,帶強弓,射術過人,近身搏斗極為勇悍。

    其中的白甲兵更是悍勇非常,不僅步戰過人,就是騎戰也是極為嫻熟,等閑軍兵根本不是其對手。

    那次和清軍的交鋒之中,清軍的數量并不多只有二十余人,有兩名白甲。

    當時他們正帶著從周邊劫掠而來的騾馬百姓向著北方撤退。

    孫傳庭領兵埋伏在清軍的必經之路上,待其行至半路,攔尾截殺。

    當時他一共帶了家丁、民兵共計兩百多人,人數幾乎是清軍的十倍有余。

    但是戰爭的結果并沒有出現一面倒的情況,清軍在遭遇襲擊的第一反應不是慌張和逃走,而是第一時間找尋伏兵在何處。

    而后根本沒有人下達什么軍令,便開始向著他們發起了反沖鋒。

    建奴軍中的小校,也就是軍官,他們的后背一般都背著令旗,和明軍內部的情況相差無幾,只是在旗幟的大小和形制上有一定的區別。

    在遭遇襲擊的第一時間,他們便迅速的完成了集合,然后立即做出了反制的手段。

    有貼近反制沖鋒的近戰小隊,還有騎乘著戰馬找尋到掩體和有利的高地,然后下馬開弓提供遠程支援的弓手。

    二百多人打二十人,有心算無心,還是伏擊。

    但是那一戰他們一共就只殺了就殺了五名清軍,其余的清軍在鏖戰之后選擇了撤退,他們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尸體。

    而被他們被殺的人,卻足有二十多人,傷者更多,有將近五十余人。

    被那兩名白甲兵殺傷的幾乎接近傷亡人數的半數。

    那些被擄掠的百姓和財物、牲畜倒是搶回了不少,也勉強算作是了戰功。

    清軍悍勇,甲堅利刃,而原本騎戰之上的短板,也因為漠南蒙古諸部的臣服而被補足。

    “建奴步戰悍勇,騎戰稍差,為了撤退,他們留下了蒙古騎兵殿后,但是現在蒙古騎兵傷亡慘重,士氣低落……”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孫傳庭眼眸之中閃過一道精芒,他握緊了手中的馬鞭,目視著曹文詔。

    他的聲音很是低沉,他是面對著曹文詔說的,但卻又似乎是在對著自己單獨說的。

    林丹汗在青海病死,成為了壓倒漠南蒙古的最后一根稻草。

    黃臺吉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借助了壓服漠南蒙古的聲勢,建國稱帝,一統北地。

    黃臺吉竊據稱帝,距今已有近三年的事件。

    這三年以來,建奴不斷的發展壯大,比起八年之時強的不止是一星半點。

    所以孫傳庭在接站之前,一直都是極為小心謹慎。

    甚至給曹變蛟和賀人龍下達軍令的時候用的詞都是斟酌了良久,讓其盡可能的保全實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