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路齊進-《風起明末》
第(1/3)頁
眺望著遠處嚴陣以待的明軍,高迎恩緩緩舉起了右手,握舉成拳。
緊接著綿長嘹亮的號角聲便從他的身后響起,而后更多的號角聲自四面八方響起,連綿不絕,相互呼應。
龐大的馬潮慢慢停下,各陣收到號角聲之后做出的反應有快有慢。
有的已經早早停下,但是還有人仍在前進,陣型散亂不堪,用了許久的時間才慢慢的開始趨于一條直線。
當然也只是趨于直線,實際上從空中俯瞰,就會發現他們的陣線犬牙交錯,前后不一。
和邠州城下陣型嚴整的明軍完全就是云泥之別,涇渭分明。
對于這一切高迎恩早已經是習以為常。
高迎祥和張獻忠、老回回等人領著麾下的精銳帶著大隊往鞏昌方向挺進,找尋機會東進鳳翔,只給他留了一千精騎,讓他管理這些新納的流民。
如今麾下的十多萬人,大多都是入陜之后裹挾的流民和饑民,很多人都是老弱,青壯并不多,只有五萬多人。
現在步隊之中很多人甚至連把像樣的武器都沒有,很多人都是自己做的簡陋木矛,或是直接拿著棍棒,甚至還有人只能拿著石頭作為武器,有一把菜刀都已經算是好的武器了,大多都是拿著農具。
這一部分估計有個四萬人左右,有長槍、腰刀等像樣武器的步隊差不多有一萬余人。
有甲胄的就更少,只有一些打過幾仗見過了血的老卒,這一部分只有三千多人。
實際上對于麾下的步隊和老弱有多少,高迎恩自己都不太清楚,只是知道一個大概。
不過高迎恩并沒有在意,因為這部分有多少也都無所謂,就算是死光了也無傷大雅。
重要的是軍中的馬隊,是底下的精騎。
只要馬隊死傷不多,精騎還在,那么無論損失多大都能夠東山再起。
高迎恩向左右兩方看了一眼,在他的身邊,還有三名穿著邊軍甲,軍將打扮的人。
這三人并非是他的手下,而是和他一樣地位的首領。
一字王拓先靈、闖塌天劉國能、撞天王高應登,三人麾下都有精騎千人。
拓先靈和劉國能兩人,一人穿著紫花罩甲,另一人則是穿著染藍鉚釘布面甲。
而撞天王高應登穿的最為奢華,身穿亮金山紋甲,臂帶虎頭披膊,罩袍束帶。
更是學著壁畫之上的那些儒將那般,只將左側袖穿上,將右側袖掖入腰后,袒露右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广灵县|
渭源县|
天门市|
商都县|
梁平县|
洮南市|
新丰县|
望都县|
沂水县|
湾仔区|
拜泉县|
阜新|
徐州市|
梁山县|
安乡县|
庆城县|
通江县|
阳原县|
苗栗市|
林西县|
满洲里市|
武安市|
泗阳县|
庆云县|
安达市|
黔南|
肇州县|
社旗县|
舒城县|
惠安县|
吉林市|
游戏|
金塔县|
泸溪县|
尤溪县|
安宁市|
平顶山市|
怀来县|
苏尼特左旗|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