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娛神話2004正文卷第188章進攝影棚如進大觀園 最新網址: 原電影中的赫爾墨斯號太空飛船,在設計的時候得到了美國宇航局提供的大量參考意見,里面起碼95%以上的東西都是真實可信的,李沐也是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這才把腦海中的赫爾墨斯號在原電影中所展現的各種細節都給扒了下來,他原來還想著要在華夏航天中心和美國宇航局兩方的專家顧問面前裝一把的。 “你們看,我一個拍電影的導演設計的太空飛船還過得去吧?你別管真實的可行性有多少,至少看著挺唬人對吧?” 結果多少有點出乎李沐的預料,兩方的顧問都沒覺得李沐有多厲害,反倒都覺得對方真的很有實力。 華夏航天中心派過來的顧問悄悄和李沐說:“李導,你說這美國人的航天底蘊確實是深厚啊,就拍攝一部電影,伱看他們幫忙畫的這圖紙,這里面涉及的很多細節都非常嚴謹,甚至對我們這些專業的航天人都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很多東西起碼在理論上是可行的,難得啊!” 李沐:“其實,這圖紙是我畫的。” 顧問點頭:“李導繪圖能力很強,但美國宇航局提供的意見同樣非常重要。” 李沐就一導演,他怎么可能懂航天這方面的東西?也不怪華夏航天的顧問覺得主要功勞是美國宇航局那邊的。 其實李沐很想說:“我不是只負責繪圖,這大的框架根本就是我設計的好嗎?” 不過他也懶著解釋了。 最后航天中心的專家還不忘夸李沐兩句: “來之前我是說什么也想不到,原來像李導您這樣的電影人,竟然能為拍一部科幻電影就準備到這種程度!了不起啊!去年《地心引力》能轟動全世界,確實是實至名歸。” 李沐:“嗯嗯……” 然后來自美國的顧問,也就是前美國宇航局的工作人員也過來夸獎自己的同行: “李導你們華夏的航天人非常專業,這個祝融號的設計起碼8成以上的東西是真實可信的,看的出來你們的國家的航天事業培養了很多人才,未來的發展前景也會很好。難的是他們會如此支持這部電影的拍攝,這些東西肯定消耗他們很大的精力。” 李沐心說:“我畫的,我、李沐、畫的!我對著腦海里的視頻一幀一幀研究看,一筆一筆畫的!” 帶大家參觀完祝融號后,一行人再次返回主攝影棚。 主攝影棚高20米,單體面積12000平米,內部完整搭建火星表面,放置全尺寸的人類中心,甚至可以開動火星車。 四周布有超大面積綠幕,用5盞arrimax18k和12khmipar燈加上柔光布來模擬太陽,這樣現場就只有一個影子。 綠幕只被用來添加遠景的cg山脈,以及籌備階段在甘宿拍的全景素材。 這比完全在綠幕前拍攝要逼真的多,當然甘宿的調研組功不可沒,包括沙漠的色調、景觀、光照效果等。 為了讓影片看起來更加真實,就要盡可能地搭建實景。 《火星救援》里絕大多數的火星外景戲都將在華夏甘宿地區完成拍攝,尤其是主角開著火星車外出的戲份,這放在攝影棚里拍攝就非常困難。 但盡可能地搭建實景不代表在攝影棚中拍攝就真的全無優勢,總之各有千秋吧,有些東西反倒是只能在攝影棚中完成拍攝。 劉得華在電影中飾演一個年長的宇航員,他在接連參觀了劇組搭建的“祝融號”太空飛船和主攝影棚的火星表面布景后,忍不住用他還不是太標準的普通話感嘆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人拍電影搞出這么大陣仗,很了不起啊,我一點也不夸張,今天我看的有點傻眼了。” 姜聞附和道:“現在咱們這群人就像是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眼花繚亂。” 鞏莉握住柳亦非的手,湊到她耳邊小聲道:“你男人很厲害,對你也好,女演員里就屬你最有福氣。” 這時攝影師趙非過來道:“導演,燈光已經全部布好了,模擬效果不錯。” 李沐點了點頭,問道:“高度多少?” 趙非道:“9點半到11點半。” 李沐道:“去看看。” 說完由趙非帶路,李沐跟著過去檢查燈光效果去了。 其他幾人聽的莫名其妙,副導演周曉文解釋道:“在開機前制定拍攝計劃的時候,導演堅持要先拍攝影棚中的戲份,后拍甘宿的實景戲份,當時我們還沒反應過來,覺得先拍哪里的戲份都沒問題。” “當時導演就說了,說咱們的攝影棚高度達20米,已經非常高了,但這個高度仍然沒辦法模擬火星上全天的太陽高度。” “導演說的很對,攝影棚高度受限,能模擬的太陽高度就受限。導演當時估計20米攝影棚大概能模擬9點多到11點多的太陽高度,如果先拍外景,對太陽高度沒有提前規劃,拍攝了攝影棚中模擬不了的時間,兩邊拍攝的畫面、劇情、燈光效果銜接不上,那么后期就會非常麻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