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沐導演眼光封神,好喜歡劉施施的馬爾泰若曦?!? “不是抬杠啊,感覺劉施施真的可以做小花之首,感覺這里面只有她最有氣場?!? “好看,誰說劉施施演技差來著?敢站出來嗎?” 突然間夸的就占到了大半,劉施施越看越有信心,越看心里越美,不知不覺就看到了后半夜。 《步步驚心》熱度極高,播到第三天的時候收視率就達到了3.12%,省級衛視收視率破三,這種情況真的相當罕見。 騰迅視頻對外公布的數據是首日點擊量破兩千三百萬,三天七千萬,四天就破億。 四天總點擊量破億的新聞又讓《步步驚心》著實又大火了一把,愛奇億眼見今年才入局的騰迅視頻在接連拿下多部華尚影視劇后突然就混的風生水起,這下是真的急了。 先前總覺得華尚的劇要的都是天價,強行吃下得不償失,明明兩年前才10萬一集的劇,兩年后就120萬一集,這么一直炒下去也不是辦法,可現在來看,人家騰迅砸錢炒,你不跟進又能怎么辦? 不跟進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破產! 所以華尚手里的那部《宮鎖心玉》就必須拿下,就是比市場價高出多少都要拿下! …… 李沐在非洲拍攝《非囧》期間,還不忘遙控國內的公司,簡單說就是下個月上映的《颶風營救3》將是貓眼電影第一部大規模票補的影片。 8月份就要上《超時空同居》了,小米的雷總憑啥投8000萬在你一部小成本影片里植入廣告?關鍵影片還不是你李沐親自執導的? 除了李沐畫的大餅確實是香外,還有一點就是李沐提到了《超時空同居》會進行大規模票補。 這是史無前例的操作,說實話,雷總也算大開眼界,可以說有了大規模票補,再加上李沐親自寫劇本的質量保證,他相信這部《超時空同居》一定能夠大火。 也就是說《超時空同居》獲得天價植入廣告的前提之一,就是李沐答應了他們會進行票補。 既然8月的《超時空同居》肯定要票補,那不妨先用在7月份上映的《颶風營救3》來一次預演。 原時空第一部大規模票補的影片是2014年暑期檔的《變形金剛3》,9.9元電影票讓平臺和觀眾只一接觸就再也停不下來。 國內最先跟進的影片是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片方與作為影片的唯一線上售票平臺的貓眼電影各自補貼了1000萬元計入電影的宣發費用。9.9元、19.9元電影票燃起了公眾觀影熱情,最終影片斬獲了11.7億元的票房,可以說是大賺特賺。 在這之后華夏電影市場就迎來了更加突飛猛進的大發展,各種票補大戰層出不窮。 《天將雄師》票補6000萬,《捉妖記1》、《煎餅俠》票補5000萬左右,《夏洛特煩惱》、《九層妖塔》、《解救吾先生》票補3000萬至5000萬左右,《大圣歸來》票補接近1000萬,《港囧》票補則接近1億,當時票價低至6.6元。 等等等。 在票補大潮下,不票補的才是鳳毛麟角。 大規模票補自2014年起,至2018年止,一共持續了五年,這五年也是互聯網資本大舉殺入電影的五年。 不過本時空看起來是等不到2014年。 李沐這次打算在《颶風營救3》上先砸2000萬票補練練手,等《超時空同居》的時候再正式砸,到時候起碼也5000萬起步吧,通過票補提高票房倒是其次,用票補推廣貓眼電影和拼團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原時空為什么不論是貓眼還是淘票票都如此熱衷于票補?觀眾在你這里買票便宜人家才會下載你的APP,注冊你的賬號成為你的用戶。 當然了,為了不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李沐不可能只給自家影片開放票補通道,其他影視公司如果也想在貓眼和拼團平臺給自家的影片進行票補,李沐自然也會歡迎。 其實大規模票補一方面對快速擴大國內電影市場有一定的功勞,另一方面也確確實實破壞了國內的電影市場的大環境。 原時空兩大平臺通過線上票補預售和電影口碑來影響線下排片,片方、平臺的比拼下,票補的數量越來越大,票補終于變成一個尾大不掉的沉疴。 票補爭取排片,影視公司成本增加,華藝兄弟CEO王忠磊曾倒過苦水,“如果你票補,影院就告訴你友商那里補了多少錢,你不補的話,電影院不給你排場。” 明知有弊端,但又不得不做。 最近美團已經正式成立美團電影,阿貍也在蠢蠢欲動,你不做,別人做,你就會被市場淘汰。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2013年左右正是智能手機在國內大發展的時期,這是推廣自己名下貓眼和拼團的最關鍵階段,不容有失,可以說票補已經箭在弦上。 從邏輯上來說,既然創立的貓眼和拼團,票補就一定要做,但又是以文娛為主線,主角玩票補,對其他影片似乎勝之不武,所以票補部分略寫,大家知道主角開啟票補的行了,前幾部票補影片都是主角的,后面大家都補,也就公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