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出所料,幾乎所有廠商都對在華尚的電影里打廣告這件事非常感興趣,這其中又分別以VIVO的創始人沈偉和OPPO的創始人陳明勇兩人最舍得花錢。植入廣告的費用甚至被炒到了8000萬元,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李沐之前的估計。
他就是為了給自己的「拼團」打個廣告,不過現在看來這里面反倒大有賺頭?
最先出局的是魅族。
魅族智能機發展最早而且已經占據了較為有利的生態位,因而覺得8000萬這個價格簡直高到離譜和不可接受。
雷君也傾向于退出競爭。
小米真正的殺手锏是性價比,雷君相信未來1999的定價將勝過一切廣告。
李沐本人則更傾向于和小米合作。
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華夏電影史上單價最高的一份廣告植入合同,李沐當然希望甲方能發展的順順利利紅紅火火一鳴驚人。
不然像程龍大哥那樣,十個代言九個死就太尷尬了。
因而魅族這種未來發展不好的本來也不是李沐的首選目標,VIVO和OPPO后期發展的不錯,但要論早期的輝煌,和小米比還是要差一點。
早期小米依靠性價比起家,發展可謂順風順水,2014-2015年是小米最輝煌的時候,巔峰時期一年出貨7000萬臺,超過華為、OV等品牌,拿了中國手機出貨第一的好成績。
僅僅三年時間,就發展到華夏第一世界第三的程度,小米手機早期的巨大成功讓李沐能傾向于同小米合作。
也許之后市場在研究小米之所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時,會把部分功勞按在其斥巨資在華尚電影里做廣告這件事上?
那以后華尚電影的廣告植入價格是不是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如果今后每個在華尚電影里植入廣告的公司發展都非常不錯,那即使這些廣告不是這些品牌成功主要原因,是不是也會給市場營造出一種在華尚電影里打廣告起碼非常吉利的印象?
所以在看到雷君有意放棄后,李沐直接「猜測」了未來小米的發展戰略以及其必然遇到的瓶頸。
「其實如果雷總有將第一代手機的定價定在2000以內的決心的話,那幾乎不需要在廣告上花費太多成本,「性價比」就是最強廣告,沒有之一!」
雷布斯辦公室,李沐一席話讓這位小米手機的創始人心頭一震。
將小米1代手機定價1999元這還只是他的一個不夠成熟想法,這個想法甚至還沒有和公司的高管們溝通,可現在竟然被眼前這個年輕人一語道破了。
李沐接下來的一番話更是讓雷君陷入了沉思。
「就怕萬一OV營銷做的好高價低配也能賣出好銷量,而主打「性價比」的又終究要受限于「性價比」,低價的標簽一旦被貼上,將來想發展高端產品可就……」
多的李沐也不說了,點到為止。
小米不肯合作就算了,現在是OV肯花8000萬來打廣告,李沐也不可能放著8000萬不賺非要去賺小米的4000萬。
談話之后,雷布斯想了一天一夜,最后還是決定要從一開始就高低檔次都有,低端定價2000以內主打性價比,高端性能提高30%定價甚至直接提高80%,賣幾部沒關系,總之小米手機的身上不能只有「性價比」這一個標簽。
而且你不買下這個植入廣告,這個廣告就會落到對手手里,那么萬一他們賣的貴結果銷量還不差,那不就是最差的結果
嗎?
所以就算只是為了不讓對手做成這則廣告自己都應該出手。
《超時空同居》的廣告方案非常不錯,主打高品質生活、智能生活、精致生活。
「性價比」的標簽可以打在小米身上也必須打在小米身上,但最好也別貼的太死堵死了未來的發展。
最終華尚傳媒同小米的廣告植入交易達成,
在這之后李沐又去見了海底撈的張泳,最終雙方以4500萬的價格達成了合作協議。
也就是說《超時空同居》電影還沒開拍光是廣告費就收入了1.25億元?
要知道這部電影的總預算也才1000萬元!
原時空《超時空同居》制作成本3000萬,可原時空這部電影的上映時間可是2018年,現在呢?才2011年,兩者不論是物價還是演員片酬都完全沒得比。
現階段雷佳殷幾乎就沒有任何名氣,佟麗雅更是和原時空2018年的咖位完全沒得比,就1000萬元的預算李沐都故意多算著呢,實際上控制一下成本,900萬甚至800萬也不是完全不行。
1000萬元的制作成本就能植入價值1.25億的廣告,從這一件事就能看出李沐目前的影響力了。
而且這1.25億還只是兩家客戶的廣告費用,一部電影只植入兩家廣告,說明李沐已經夠收斂的了。原時空2013年馮小鋼導演一部《私人訂制》里可是整整植入了19個廣告,片方光是廣告費就收了8000萬。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