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齊知道秦有良肯定一時半會轉不過這個彎來。 畢竟秦有良前半輩子都是謹小慎微過來的,他根本想象不到未來世界的變化有多大。 要不是秦齊重生,秦家無論如何都絕對不敢站在風口上,成為“撐死膽大的”那批人的。 但秦齊既然重生了,那就一定不能再讓秦家繼續(xù)走保守的老路了。 這礦井破產(chǎn)破得好啊! 前世,秦有良選擇去更偏遠地方的那個礦井上班,結果去了那邊礦井他就患上皮膚病,一下井就會腿腳瘙癢、每日痛不欲生。 但就算那樣,秦有良還是沒放棄這份工作。 后來那邊工資漲到600塊錢一個月,他覺著還挺好。 結果村里不少人知道了就開始嘲笑秦有良,“就算不讓我干活,只是光騎自行車兩個小時跑一趟白拿20塊錢,我都不去!” 秦有良愣是頂住別人的嘲笑,一直干到生病去世前的那段日子。 這輩子說什么都不能讓老爸選擇去那邊礦井上班了。 “爸,反正你這個月都上不成班了,要不咱倆打個賭,如果接下來一個月你能賺到你上班一年的工資,咱就不去那邊礦上干了好不好?” “怎么可能,一個月賺2、3千塊,除了搶銀行我看沒別的辦法。”秦有良使勁搖頭。 “反正您閑著也是閑著,就挑戰(zhàn)一下唄!”秦齊給老爸鼓勁。 秦有良雖然嘴上說著不可能,其實已經(jīng)心動了。 他賣了幾趟玉米,又眼睜睜看到閨女賣桃子、賣雪糕賺來一沓厚厚的鈔票,心里也已是躍躍欲試,只是一時還難以接受自己以后就失去工人身份這件事罷了。 “嗯,那我試試吧。” “對了,爸,你之前說要給我們辦農(nóng)轉非,現(xiàn)在咋樣了?”秦齊突然想到另一個關鍵的問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因為城鄉(xiāng)之間的巨大身份差異,不少農(nóng)村人辦理農(nóng)轉非那是相當光宗耀祖的一件事,畢竟有了非農(nóng)身份,才能在城里招工進廠、進事業(yè)單位。 這股風潮一直到90年代初還方興未艾,甚至不少人要花上萬塊去買這個非農(nóng)戶口,后來辦理農(nóng)轉非需要花的錢就逐年降低了,甚至秦有良前段說他辦農(nóng)轉非不用花什么錢,只用托托關系就能辦成,這其實也隱約說明農(nóng)轉非已經(jīng)不太吃香了。 但不少人還沒轉過這個彎,還在繼續(xù)辦。 秦有良要是不搬礦區(qū)的話,其實還算可以,他們一家甚至可以去礦區(qū)那邊住家屬宿舍,上家屬學校,甚至可以買到便宜房子。 但礦區(qū)搬到偏遠地區(qū),這些隱形福利都打了折扣,那里師資力量沒這邊好、買房子也沒有什么投資價值,最重要的還會把王美蘭和孩子名下的耕地都收回去,這實在得不償失。 “還沒辦好呢,本來都快辦成了,這邊礦上破產(chǎn),事情就耽誤住了,可能得搬到那邊再繼續(xù)辦了。”秦有良沮喪地說。 “爸,要不咱們家就不辦這農(nóng)轉非了,真辦了咱這地都收回去了,我們總不能都跟著去那邊礦上住吧,農(nóng)村戶口值得擁有!” 秦有良一時還轉不過這個彎,畢竟那時候好多農(nóng)村人都還在辦這個。 “前兩年你二叔也給你二嬸和秦大宇都辦了農(nóng)轉非呢,我還想著就算為了辦好你們幾個這農(nóng)轉非,我也無論如何都得去那邊礦上干呢!” 秦齊也被堵得啞口無言,她總不能說因為她知道未來二十年以后的事吧! 哦,太難了,秦齊欲哭無淚。 尤其是秦有良還搬出了家里混得最好最成功的二叔做榜樣,這該怎么反駁呀! 秦齊冥思苦想半天,終于想到秦有良最大的弱點,他喜歡土地。 “爸,我想問問你,為啥你都當了二十年工人了,還一直住在這村里,還一直要種地呢?我看咱們村有不少工人家庭的都搬出去住了,也不再種地了。” 秦有良答道,“呵呵,這個嘛,不好說,我喜歡種地啊!” “對啊,這就是了,辦了農(nóng)轉非咱就不能種地了,你肯定得撓心撓肝地難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