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月后,是李家第三代子孫李子謙的滿月宴,李家邀請了全鏢局的人和在長河縣關系很好的熟人,還有住在長河縣的親戚來參加。 李家有條件,但如今外面還干旱著,大部分人家吃上飯都困難,所以他們把洗三宴給省了。 就是滿月宴,他們也不能辦得太過隆重了,所以請來的人都只是關系很親的那些。 就是這樣,也擺了二十多桌的席面。 …… 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長河縣這邊的難民越來越多,難民的增多,導致長河縣的秩序越來越差。 河里的水位不斷下降,沒有了水源的澆灌,莊稼田里的泥土出現了裂痕,裂痕越來越大,直至再也無法種植出糧食出來。 梁果果的田莊也被迫停業了,以前存儲在莊子的糧食都被李飛揚安排人拉到了鏢局存放,只留下少量的留在那邊。 負責巡邏的鏢師也被撤回了鏢局,以前招到莊子的那些逃荒之人沒了事可做,梁果果讓楊權把剩下的那一部分糧食按人頭平均分給了他們,雖然分到每個人身上的數量并不多,但足夠他們吃兩個月的了。 梁果果能在無法種植糧食的情況下,給予一群無法幫她做事的陌生人那么多口糧,已是她慈悲了。 梁果果本來的意思是給了他們糧食,就可以把他們遣回鄉了。 但旱災還沒有過去,他們不敢返回,回去了還不一定有在這邊好過,再說路上到處都是難民,他們又帶著糧食,糧食就是活生生的靶子,回去說不一定就是面臨死亡。 所以他們都沒有回去,依然住在莊子里以前安排給他們居住的地方。 那些人得了梁果果的恩典,他們就算人多,也沒有在楊權不在莊子守著時,就胡亂把莊子弄得烏煙瘴氣,相反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把莊子里里外外給打掃一遍。 誰知道旱災還要持續多久?兩個月的糧食真心不算多,為了能不餓死,那些人經常結伴進山找吃的。 邊關那邊的戰爭在梁果果懷著孩子的時候就停戰了,雖然大雁國不再來犯,士兵們依然守護在邊關,守護著家園。 還在鬧旱災,邊關那邊的糧食依然緊缺,所以張家三人并未離開長河縣,靠著李家,他們過得還算悠閑。 張家大女兒到了成親的年紀,但在這個吃不飽的時候,嫁到哪一戶人家,張夫人都不放心,擔心餓到閨女,選來選去,最后居然嫁進了鏢局,家給了一個小鏢師。 張信也因為跟著李飛揚學武,有著頂尖功法,和他的努力,兩年下來,不僅章壯實了,和家里的四個士兵對打起來,完全處于上風。 梁果果早年存儲在空間的糧食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還要供應兩百人左右的消耗,細糧是主糧,是最主要的消耗來源,早就消耗完了,要說剩下的糧食,那就只有番薯和土豆類的粗糧了,因為這些粗糧在干旱的時候,還有些收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