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崔大夫人卻仿佛已經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她流著淚,沉聲道:“我們一起去,我就不信,她當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殺自己的母親和胞兄。不管我對對不住她,她是我生的,便欠了我生恩,她得報答我。” 她一邊說,一邊推崔郎主往回走,“走罷,回去命人收拾衣物,我們即可去長安。” 崔郎主被她推著走,忍無可忍大叫道:“你鬧夠了么?蕭遙是什么人?她手握六十萬大軍,擊敗眾多英雄梟雄,最終登基的女帝,你以為她是什么仁善之人么?你這般鬧,是要我們崔家去死么?” 崔大夫人已經不再哭了,臉上的神色變得無比冷靜:“她要惱,我便將我的命賠她,我倒要看看她敢不敢要!” 崔郎主看向她:“你瘋了。” 這時二太爺的聲音響了起來:“既已走到了這一步,不如進京一試。昔鄭莊公曾云‘不到黃泉不相見’,可最后,不也與武姜和好如初么?” 因二太爺出馬,又拿鄭莊公和其母武姜說事,崔郎主一行,最終還是決定入長安。 經過商議,最終由崔郎主和崔大夫人帶著崔二老爺、崔妙以及崔家的幾個兒郎一道前往長安。 臨別前,二太爺叫來崔郎主和崔二老爺:“女帝看不慣世家,顯然是要削弱世家的,從主政博陵的官吏不再倚重我們世家,對我們世家和普通人無二也可看出這一點。可我們博陵崔氏一族傳承千年,絕不能就此衰落。” 他說到這里,銳利的目光看向兩人,“所以此去,爾等要盡量與女帝和解。不過,萬不能一見面便要挾于她,須得先禮后兵,陳述和好的種種好處,若女帝執意不聽,再由老大媳婦鬧將起來。” 崔郎主擔心地問:“女帝不是委曲求存之輩,只怕我們不僅勸不住她,還會激怒她導致滅族。” 二太爺道:“你們終究是她的生身之母,她不敢半點舊情都不念的。”又細細叮囑一番,更偏重對二老爺述說,這才催促眾人趕緊出發。 崔家一行人一路往西北而行,直奔長安之際,半月之期很快過去。 蕭遙身穿龍袍,在萬民的見證下,登基為帝。 登基大典十分隆重,整個長安城成了歡樂的海洋,飽經戰爭之苦的老百姓們見蕭遙入主長安之后秋毫無犯,還將長安治理得整整有條,大家雖然沒到大魚大肉,也不像當初那般吃不上飯,因此都十分擁護蕭遙。 蕭遙祭天之后,在老百姓的歡呼聲中返回宮中。 林楠、鄭繡以及王三郎等雖然身居高位,但在典禮中一直嚴陣以待,見登基大典結束,這才松了口氣,忙指揮手下一起護送蕭遙回宮。 朱雀大街上的老百姓們十分激動,一邊揮手歡呼一邊高呼女皇萬歲。 蕭遙坐于車鸞中,不住地沖老百姓們頷首。 正在這時,驚變突起。 前方擁擠的老百姓互相推搡中,忽然沖破了防線。 幾個婦人抱著孩童被身后推搡著,沖進了朱雀大街中央。 “啊……” “哇……” 婦人的驚叫聲以及孩童的哭聲瞬間響起。 蕭遙前方開道的儀仗以及高頭大馬連忙停下,但由于是急停的,人和馬都沒忍住向前沖出幾步。 這么一來,被推出來的婦人和孩童便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和馬踏下來,壓根不知道躲閃。 開道的人和馬知道今日是登基大典,不宜見血,因此一邊往前沖一邊控制著身體和駿馬不要踐踏了人。 又有婦人的丈夫以及孩童的父母等生怕家里人被駿馬踐踏,驚叫著沖進來,一時之間,這處亂成了一團。 莊磊雙目瞇起來,馬上命人上前:“去瞧瞧是怎么回事,不得耽誤皇上回宮。” 林楠看了一眼前方,第一時間對身邊的御林軍道:“保護皇上——” 然而話音剛落,便見兩旁突然沖出一些帶刀的兒郎,兇神惡煞地沖向蕭遙。 御林軍見狀,馬上高喝著“保護皇上”,便迎了上去。 雙方人馬瞬間打成了一段,刀光劍影伴隨著道旁老百姓們的尖叫聲,顯得格外驚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