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便是文壇論戰了,支持鄭太太的一方口舌是有的,才華亦有,但鑒于他支持之小說的確乏善可陳,所以到底吵不過。 而反對贊揚鄭太太小說的一方則氣勢如虹,將鄭太太小說中的缺點一一指出,絲毫不給鄭太太留面子——文壇上之人素來耿直,真辯論起來,哪里還肯留面子? 鄭太太小說的缺點在論戰中暴露無遺,甚至有人毫不避諱指出,她最初寫的小說倒有自己的靈魂,雖然不能與逍遙客這樣的作家相比,但也算閨閣中不錯的文章,后來仿逍遙客寫的長篇小說,失去了自己的靈魂,不過是一堆廢稿。 “想寫感情,想寫封建流毒對人之迫害,須本人深刻感受到這種迫害,或是對這種迫害有發自內心的同情,才能寫得出真摯的文章。若沒有經歷,又不愿去了解,寫出來的,只是個模子!希望鄭太太之流明白此道理!” 鄭太太大失面子之余,又覺得自己被全盤否定,有萬箭穿心之疼,于餐桌上抹起了眼淚。 鄭先生見了,不由得問究竟,得知評論家們對鄭太太小說的苛刻評價,沉默良久,道:“你以后,還是寫你熟悉的風格罷。” 鄭太太聽了更氣,直接就把報紙扔鄭先生頭上。 蕭六聽著姨娘滔滔不絕地說著蕭遙竟不是真的被懸賞頸上人頭的失望,心中有些煩躁:“媽,你別說了!事到如今,你說這些又有什么用?” “怎么沒用?起碼罵了我心里痛快,能幫你出一口氣!”蕭六姨娘氣道, “若不是因為她,你仍舊是官小姐,仍舊是老爺最疼愛的女兒,不說嫁妝很豐厚,便是擇婿人選,也高了好幾個檔次!你看看你如今什么年紀了,竟還沒定下來,你難道要像蕭遙那個破鞋那般,一輩子不嫁人了么?她是嫁不出去,可你不是!” 蕭六心中煩躁,叫道:“誰說她嫁不出去?她能嫁出去,別人愿意選她,也不愿意要我!”說到這里心中又氣又恨,流下眼淚來。 她的年紀的確已經漸漸大了,去年不覺得,因為她去年還是才女,還是官小姐,可如今兩方面都打了折扣,優勢沒了,年齡的劣勢越發凸顯了。 似她這個年紀,未曾娶妻的男子,多數是外出留學之人,這些人的家里,未必能看得上她。 所以,她能選擇的圈子,實在太窄太窄了。 蕭六姨娘又罵:“所以我說那些搞運動的都是腦子有問題的,什么都亂來,連被休棄的女子也跟什么好人家的大小姐似的瘋搶,當真可笑!若還是我們那時候,直接就浸豬籠了!” 蕭遙接到厲虞的來信,說已經領軍北上,便知統一全國的北伐戰爭開始了,每天除了教學、寫作與搞研究,便是關注各地北伐的消息了。 在暑假到來時,蕭遙的《100年后》完結。此書后面的內容,更多的是以歡兒的目光去認識未來的科技與體制,尤其是與民生方面有關的一些見聞。 許多人看著小說,再看看與小說發表在同一份報紙上的各地北伐消息,感受都很復雜,也很迷茫。 未來當真有那般美好么? 此時這片大地到處炮火沖天,幾乎找不出一片和平的地方,勝利更是遙遙無期,在短短的一百年后,一切真的可以變得那樣美好么?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聽著耳畔傳來的炮火聲,越發堅定了誓死反抗到底之決心——他們希望,自己的后人與許許多多的后代,能出生在和平的年月,能享受《100年后》里描寫的幸福美好生活。 蕭遙看著眾人發表在報紙上的見解或宛如誓言的字,心里什么滋味都有,嘆息一聲,便埋頭搞手上的著作與連載仙俠小說。 仙俠小說連載到此處,天衍已經開始了崛起之路。 每次進入小世界,他憑借不屈的意志與毅力,都能得到一份機遇,這份機遇讓他一點一點成長起來。 那些迷茫和失望之人看著報紙上各地北伐勝利的消息,再看到仙俠小說上主角開始崛起,心中重新燃起了信心。 如今,北伐軍多是勝利,這證明了什么?證明了只要各界人士肯團結一致,《100年后》的美好生活,必將是可以爭取得來的,是真的。 而天衍,曾那般落魄,偌大的宗門被滅門,曾經庇護的平民被奴役,而他本人亦多次被捏碎身上的骨頭,可憑借努力,最終還是越來越好,開始了崛起之路,他們相信,華國有朝一日,亦會踏上崛起之路,重現幾百年之前的輝煌! 宮先生與田先生忙著準備與北伐軍對抗,百忙之中抽空看小說,看到天衍開始崛起,也很激動,認為自己終將也會如天衍一般,逐漸取得勝利的。 新學期開學前一周,蕭遙將東西方文學比較的研究完成,開始進入后期校對與修改的環節。 而此時試點的小學反饋不錯,就是兒童讀物顯得有些少了。 蕭遙得知這個消息,在晚飯時便找到蕭芳,提議她寫些適合兒童閱讀的讀物。 蕭芳道:“我聽說國外有許多兒童讀物,正想請你幫忙翻譯過來呢。” 蕭遙搖搖頭:“國外固然有許多讀物,但如今很多學者輕古代之文學,重視外國之文學,我希望新一代能摒棄這種偏見,能公平地看待國內外之文學。所以我覺得,將古代的成語小故事或者各種名人故事簡寫給小學生閱讀,效果會更佳。” 蕭芳聽了,臉上露出驚惶之色:“這個,我可不敢。我讀書不多,又是個無名小卒,如何敢寫這個?蕭遙,你好好寫罷。至于你的著作,我幫你校對錯別字,你便空出時間來了。” 蕭遙想了想,說道:“我不用你校對,我先寫幾篇出來,你看著寫,好不好?”見她還要拒絕,便正色說道,“蕭芳,如今是讓你幫忙寫故事,為兒童教學盡一份力,便是這般,你也要拒絕么?” 蕭芳聽到為教學盡一份力,這才答應了。 蕭遙的日子便越發忙碌起來了,她一邊校對自己的書,一邊連載那部仙俠小說,簡寫小故事,便放在準備教學內容的間隙。 過了一個星期,她寫出兩篇,拿給蕭芳參考,讓蕭芳照著寫,自己則繼續忙。 此時開學了,蕭遙比之前更忙了,每天只有吃飯時間是空閑的,其余時間都忙得很。 5日,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之事——萬縣慘案發生了! 腐國軍艦炮轟萬縣,造成軍民死傷超過五千人,財產損失超過2000萬! 全國各地文人馬上撰文抨擊。 蕭遙義憤填膺,當時尚在學校,也顧不得再寫小故事了,馬上撰文抨擊該國,同時喝問: “那些言之鑿鑿,謂大英帝國諸人皆風度翩翩紳士之人可曾看見這些紳士之暴行?這世上,大部分紳士不過是個笑話,每個人身上都有累累白骨以及無盡之血淚!每個能成為紳士之人,均是趟著鮮血踩著骨肉爬上去的!” 在文章的最后點出:“各國對我們,絕不會有善意,不會有公平,與其寄希望于各國出于善念的調停,不如壯大自我,拼死一戰?每個來到這片大地的國家,都是一頭餓狼,對這片大地虎視眈眈!若不拼,我們只會像那頭羔羊,被餓狼分而食之!” 有人支持這篇文章,可還是有許多人反對,認為此文一竹竿打翻了一船人,有失偏頗。他們力證,在華的很多腐國人是友好的,善良的,幫助過不少華人。 蕭遙馬上發文回應這種說法,認為在華的各國,的確有善良之人,但是這些善良之人并沒有辦法阻止他們國家的軍艦進入內河炮轟平民地區。 對蕭遙這種說法,很快又有聲音冒出來,表示各國只是在華做生意,若不是北伐軍破壞了他們的生意,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各國根本不會作出反應——看各國此前一直在乖乖做生意,不曾炮轟任何人便知。此外,腐國炮轟萬縣,炮轟的是當地的北伐軍,平民只是無辜受牽連而已。所以,要罵,只能罵始作俑者北伐軍,而非維護自己在華利益的各國。 蕭遙與一眾譴責腐國炮轟萬縣的人看到這種沒有腦子沒有立場的荒誕之言,當即便撰文將這種聲音罵了個狗血淋頭。 有些激烈的,甚至將發出這種聲音的人稱之為賣國賊,認為他們必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魔都的租界內,幾個衣冠楚楚的紳士隨手將手上的報紙一扔:“華國這些螻蟻,除了叫喚,再也沒有別的辦法。” 高盧國代表則道:“我們畢竟還要做生意,最好打好關系。” 腐國代表點了點頭,目光盯著報紙上的一篇文章:“這位姓蕭的女士,實在太礙事了些。她一個女子,難得成為一個大文豪,為何不好好寫自己的小說,而是無論什么事,均要發聲抨擊一番呢?” 東瀛代表松下先生點點頭:“沒錯,她是個愛國的美麗女士,她看不慣任何欺辱她國家的行為。可是,我們只是做我們應該做的,怎么能使錯呢?弱肉強食,天經地義!” 高盧國代表里昂有些好奇地問:“我曾聽許多人提過,她除了才華杰出,也是個十分美麗的女士,諸君可曾見過,這位蕭女士到底美到何等程度?” 松下搖搖頭:“我并不曾見過她。不過我有認識之人見過她,傾慕不已,認為的確是個罕見的絕代佳人。” 美國代表搖了搖頭,不以為然說道:“華國之女子干癟瘦弱,宛如未長成年,我著實不相信有能稱得上絕代佳人的。” 里昂搖搖頭:“不,必定是個絕代佳人。我曾從我夫人那里聽說過,我國有兩名大畫家曾在船上遇見過她,都陷入了癡迷,將她當作繆斯女神,畫下不止一副她美麗之面容。” 腐國代表聽到此處,來了興趣,“既如此,我們遲些北上,見一見她便是。華國政府并不敢與我們作對,只要我們提出要見蕭女士,他們必定會把蕭女士帶到宴會上的。” 里昂馬上表達了支持:“這正好,我再追她的小說,也十分傾慕她之美麗,正想見一見。” “這些文人,未來有可能在歷史上留名,倒值得一見。”美國代表亦點點頭附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