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夢里清歡(245) 太后要生了, 要請的只有老圣人。但別人是得了信兒,也都趕緊跑來了,于是, 就來了一群人。 不說本就在園子里的太皇太后和太妃們, 就說在圓明園住著的皇上皇后,一得了消息, 什么都扔下了, 趕緊往這邊趕。那在園子里辦公的十三能耽擱嗎? 十三不僅不能耽擱,還得盡快給各府送個信兒,能來的都來吧。趕緊的! 于是, 別管是兒子還是媳婦, 有一個算一個,麻溜點。 生個孩子, 招來這么多人。 太后一更,這種時候,守著這么多人,并不會叫自己的感受更好過。 桐桐下針, 她是覺得有助于生產的,但這個孩子許是知道自己更嬌貴, 慢悠悠的出生,產程非常緩慢。桐桐覺得自己助產,把能拿的本事都拿出來了,但當真是不快。要不是一再號脈確定沒事, 她都急了。 皇后跟十四福晉就在外面,接生嬤嬤不用上手的結果就是, 一會子出去一通報。 生孩子也確實是不適合叫嚷,然后就是那種細碎的壓抑著的哼哼聲, 把外面守著的人都聽的坐立難安。 嗣謁聽過怎么生孩子,但桐桐也沒這樣叫過呀! 皇上也聽過,但那個叫的比這個慘。他覺得這樣還不如大聲喊呢! 但坐在這里等著的其他爺們,聽過女人生孩子的不多!都是知道生了,那就生吧,能在府里守著,在書房念一卷《血盆經》就算不錯了。如今坐在這里聽現場,那個難受!不是那種血脈相連替太后難受,就是單純的指聽不得這種聲音,叫人聽的難受。 才還說《血盆經》呢,這會子就聽說皇后叫人請了‘神明陳靖姑’,要帶著女眷燒香拜佛去。 皇上:“……”信佛是沒錯,但是燒香拜佛寄希望的是往生來世,當下的事情,神佛是沒用的。要是神佛能解決問題,朕還愁什么呢?朕做和尚去好了!而且,現在因為這種事燒香拜佛,不合時宜。 弘暉在皇后正式進去之前,趕緊給攔了,“額娘帶著伯娘嬸嬸們,上柱香就出來吧。”母子倆說話是避著人的,做兒子的當然要把話往透的說,“皇阿瑪雖然信佛,但得分清什么事該去禮佛,什么事不能去禮佛。若是到了佛節或是其他,自來有這樣傳統的,單為祈福的,額娘該去禮佛。但若是明知道神佛辦不了,還非人力不可的,那就不能去!哪怕人力有不怠,也不能再去禮佛的!朝廷推行雜學,醫科便在其中。娘親在里面一直沒出來,也沒另請太醫,那就是一切都很穩當。這個時候寧肯叫人家說娘親在婦人產育上有建樹,也不能往神佛上靠!就像是陳靖姑,之所以世人都拜她,那是因為在唐時在她所生活的那一片,她接生了孩子無數,且孩子都好好的。于是,大家愿意信奉她。而我娘不想成為被人膜拜的人,朝廷也不想叫我娘成為那樣的人。皇阿瑪和朝廷愿意叫人去信,只要潛心的去學,那醫術就是能治病救人。哪怕是女子也是一樣!儒家的禮不是一時能沖破男女大防的,但可以培養女醫單為婦人治病,這就是大慈悲。 兒子知道您是說蒙藏信佛教,該信就信呀!咱也信,世人只要愿意信的都能去信。佛是大慈悲,勸人向善的,不攔著人信它。但信了佛教,就能擯棄醫術的作用了嗎?好些大師也都是精通岐黃之術的!該治病救人的時候,大和尚也不是只念經的!要是都按照滿人的習俗,干脆連太醫都不要請了,直接請薩滿來不就行了!事實上,從入關以來,咱們都在不停的學漢人,從而修正咱們自己……薩滿以前是有個病就請,現在呢?是除了節慶,別的時候也用不上,討了吉利就完事了!” 就如同燒香拜佛一樣,該燒香拜佛討吉利的日子,您去呀!沒人攔您!就比如兒子們要大婚,那您就是吃齋念佛七七四十九天呢,有什么關系? 可換成眼下這件事,則萬萬不可! 世人都能做的事,做了都沒關系的事,您在這個位置上,做了就是有問題的。 這是個錯誤的信號!被那些迂腐的老大人們知道了,會把您攪進朝堂的風波的。他們要拿您做榜樣,說您不信女醫云云,那叫皇阿瑪怎么說話?叫兒子們怎么說話? 如今雜學都是爹爹和弘顯在管,若是這些事上把您扯進來,事情會越拉扯越深。甚至要把皇阿瑪和爹爹,兒子和弘顯,扯進他們各自的陣營里。若真是如此,是要壞事的! 朝上的事,沒有溫情脈脈。理念的斗爭,雖不至于鮮血淋淋,但卻也格外的冷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