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上當即就把宗室勛貴和滿朝的文物都召集過來,暢春園有九經三事殿,這地方就跟宮里的太和殿和乾清宮的作用差不多。那地方在中軸上,反正鞭子一響,若是順風的話,桐桐在西花園是能聽見的。 皇上是在嗣謁的攙扶下才進的大殿,也不過才大半年沒見皇上的幾個皇子頓時都愣住了,雖然他們在路上就收到了消息,知道大致發生了什么,反正就是老六主動退了,要陪皇上養病。可皇上病到什么程度,誰也沒見。回來了,遞了折子進園子,可連理親王的折子皇上都打回來了。如今皇上站在眼前,成了這副樣子,他們怎能不驚訝?這會子,撲騰騰的一個挨著一個跪下,“皇阿瑪……” 以往皇上若是病了,除了親近的大臣和重臣,是不可能叫誰看見他的病容的。大不了罷朝就是了,等好些了再去。可如今,皇上沒有硬撐,而是由著老六攙扶著,走進了大殿。 腳下匍匐的是兒子和臣子,他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最頂端,然后坐穩了。 嗣謁這才退下去,站在屬于自己的位子上。 皇上輕笑了一聲,“平身吧!都起來說話。” 等一個個站起來了,皇上才道:“都說家有孝子,不絕其祀。老天待朕不薄,有子二十,俱為孝子。朕富有四海,坐擁天下,兒子成行,卻未因爭天下而鬩墻,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如朕者,無一人!朕至今猶記得,先帝臨終前,曾拖著病體親自考校皇子……那時,朕還不知道先帝那是選繼位者。可等朕坐在這個位子上,等陰差陽錯,朕的太子為天下而辭太子之后,朕想的最多的便是繼任人選。這天下,說到底,還是要傳承下去的。朕便是強撐著再勵精圖治十年,可終究不如為天下擇一明君。” 說著,就看向皇子們,“朕決定退位,禪位于朕之皇四子雍親王胤禛……朕之皇四子雍親王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 嗣謁隨著大溜,跪啊起啊,可耳邊全不是大殿里的聲音。 “……殺父弒君,改詔篡位……” “……刻薄寡恩,弒母殺子……” 那一撥一撥的聲音從四面八方沖過來,直覺得荒誕的不行。怎么可能篡位呢?怎么可能傳位給十四,還被朕給改了詔書?都是豬腦子嗎?這種流言也能信嗎? 刻薄寡恩,弒母殺子……這樣的罪名連最殘暴的君王身上也沒有,憑什么都烙印在我身上。 原來……原來沒有桐桐,這便是自己的結局!那如今,看著老四光明正大的站在皇阿瑪身邊,這是一種意義不同的欣慰。 于是,老四就看到老六的眼里沒有一絲的不甘,他的眼神平靜里帶著欣慰,帶著一種可以稱之為解脫和釋然的東西。 然后剩下的事,皇上就不管了。 皇上一起來,老六也跟著起身,他扶著皇阿瑪,一步一步從大殿里走了出去了。 大殿里的人怎么想的,嗣謁也不知道。他扶著老阿瑪,一步一步的往回走。 皇上問說,“可后悔?” 嗣謁搖頭,“永遠不后悔!”他笑道,“人要權利,說到底是為了做事。如果兒子的做的事,不會因為在不在那個位子上而有影響,那坐不坐那個位子,又有什么關系呢?”他說著,便笑了起來,“兒子以后陪著您就行,兒子心里有可多想做的物件,您跟兒子一起參詳參詳,投入進去了,就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您呀,別問兒子后悔不后悔,您得不后悔才成。從今往后,事您拋出去了,出事了,有人頂著呢。您呀,在一邊瞧著就挺好。不跟著著急,不跟著生氣,您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強。您要知道,只要您在,就沒人敢偷懶,也沒人敢搗亂。您啊,是定海神針。您在一日,我四哥就穩一日,我們兄弟有后盾的安心日子就多一日。所以,您別覺得您不重要了……不是!越是到了如今,您的位置才越是重要。您也別怕寂寞,您寂寞不了,找您告我四哥狀的人,天天得有。咱見天的有事干,有樂子瞧,何樂而不為呢?”皇上就笑,“你倒是會給朕寬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