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這些話不敢直白的說的,只是說有這個發現,她把這個發現歸結為:母弱! 小腳纖瘦,人基本是動不了,就在屋里轉圈圈,這樣的女人,能壯到哪里去? 桐桐點頭,“著人多問問便知道了,這是真的。”說著,就看向皇上,然后又低頭,“兒媳便跟著犯愁!我們家爺在家改造織機,織機改為大機器之后,需要雙腳協助的就多了。機器越大,越是需要的力氣大,不說一定得讓女人有男人的力量,但至少得是個普通婦人該有力量。若不然,再好的織機,誰去操作呢?” 嗣謁的眉頭一挑,原來在這里等著呢。 是啊!旗人女子不纏足,但旗人家的女人也不擅長紡織,用不上她們。漢人家的女人擅長紡織,可她們纏足。小腳力氣小,織紡改造受限。 就聽福晉又道:“兒媳不得不想到當年的禁纏足之令,其實,當日不叫纏足真是為了漢人好,但當年的境況,多少有些因反對而反對之嫌,著實叫人覺得惋惜。世人都覺得纖婉搖曳是美,可兒媳卻覺得,人分男女,天分陰陽,男子沒有了勇武的陽剛之氣,是危。女子因美而舍棄健康之軀,不能孕育健康的子嗣,與天下而言,亦是危。翻書查閱,得知這纏足起于北宋j館,興于南宋一朝,盛于前明……兒媳不由的就想,北宋重文輕武耽于享樂,便有了靖康之恥。南宋偏安一隅,國運不說也罷!便是前明,又如何呢?淹沒在塵埃里罷了……” 所以,大清呢?連皇室都格外追捧小腳是想干嘛? 大清初年,禁止纏足是對的!當年沒執行徹底,原因復雜,但如今卻不能說世祖爺錯了。 可這話,是否已經是干政了呢? 就聽人家話音一轉,便道:“這些話兒媳曾在家中跟我們家爺提過,我們家爺說,當日疾風驟雨不行,如今,便唯有潤物細無聲了。等織紡獲利,女子可養家之后,便會慢慢改變。兒媳笨,在這事上,也幫不上我家爺什么。別的本事沒有,不外是身在皇家,皇家的身份給了便利,想叫下面的人跟著皇家效仿而已。”說著,就把功勞給八福晉,“兒媳跟嫂子弟妹們一提,八弟妹便主動請纓……” 八福晉馬上就站出來,接了桐桐的話,“六嫂說的是!皇阿瑪,朝廷本也該教化子民。男兒們讀書識字,明白孔孟之道,這是教化。可女子呢?針黹女工,嫻雅端莊之外,更該康健有力。”說著,緩緩跪下,“兒媳身有疾患,皇阿瑪寬容,不曾有誰為難過兒媳。兒媳深知,恐其一生,都無法為皇家孕育子嗣。既慚且愧,不做點什么,便心里難安。六嫂才一提,兒媳便接下來了。心里想著,喚醒一個是一個,少一個裹腳的姑娘,將來便能多還大清幾個子民……” 把不能生的事擺在了面上,說的入情入理,把這事說的就跟在報恩一樣。 大福晉瞥了直郡王一眼:不維護我,還訓斥我,擱在空里了吧? 她心里哼了一聲,也站了出來:“兒媳身為長嫂,弟妹們有此心,做嫂子的唯有支持的!再者,兒媳生養了四個格格,且都已經大了。六弟妹說母壯子才強,兒媳深覺這話有理。可也正是覺得這個話有道理,兒媳才想起來便是一身冷汗。咱家的格格尚且養在深閨,那旗人家的女兒,有幾個還跟當年一樣,能在草原上牧馬放羊?若是旗人家的女兒也只養在深閨,她們孕育的子嗣,又能有多少昔日大清進關的勇武呢?” 就差沒說,八旗以后能不能強盛,還得看女人的!哪個男人,不是女人生的?當娘的都弱,你指著兒子身強體健? 皇上坐著沒動,兒媳婦這話吧,他聽明白了!感情這會子一個個的,不是來認錯的,是來表功的吧! 是不是朕不賞你們點什么,都對不起你們為大清為朝廷這么盡心竭力? 作為皇帝,跟兒媳掰扯這個掉價,于是,他看向兒子們:站出來一個,懟回去! 可兒子們一個個低著頭抿著嘴站著,幾個意思?你們是不敢懟呀,還是不屑懟呀? 又換域名了,原因是被攻擊了。舊地址馬上關閉,搶先請到c>l>e>w>x>c點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夾。 /72/72439/22364352.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