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像我一般就是運一趟貨到粵省,再從那邊接一趟貨回來,一來一回差不多兩到三天,以實際情況為準,通常跑一趟能休一天,一個月工資是三十五塊,偶爾老板還會給一些小費,你們不知道,粵省那邊的老板出手可闊綽了。 為了讓我們好好保護他們的貨,有時候一出手就是十塊錢,那可是十塊錢啊!我每個月掙的小費比工資都多,他們還看不上!” 張永勝口中的“他們”指的是村子里那些沾親帶故的親戚,大家現在根深蒂固的思想還是進廠子,那個才是鐵飯碗,寧愿一個月拿著三四十的工資也看不上路邊擺攤一個月六七十的收入,因為擺攤在他們眼里就是不穩定,短時間掙得多哪比得過一輩子穩穩當當的。 貨運這一行才剛起來,老一輩連聽都沒聽過,在他們看來就是投機取巧,沒什么前途,張永勝又不可能到處去說自己收小費的事情,就由著旁人誤解了。 林國安好奇地問道:“那你們去粵省那邊接服裝的話主要是在哪一塊接的?” “那可就多了!粵省做服裝的工廠遍地都是,大大小小,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有的工廠打著加工服裝的名頭收購越洋二手衣服,那些衣服看著高檔,實際上都是人家不要的,誰知道有沒有帶病啥的。 我們這種門外漢又看不懂,還有啊,那里的水可深了,工廠和工廠之間競爭激烈,好多小廠子都是親戚關系,互相拉扯,不然在那邊可沒法立足,怎么?你們想做服裝生意?”張永勝問道。 林國安倒是沒有直接把話說死,只笑道:“就是好奇,多問問,誰知道以后會不會有這個想法,我年前在市里買了一個小院子,改建了一個門面,打算開店讓我媳婦做點買賣,要是服裝這塊能做的話也不是不行?!? 張永勝朝林國安豎起大拇指,“要不我說還是伱們能耐,現在都能在市里買房了,不過你們真要做服裝生意的話可得準備好資金,一開始幾千塊總少不了,而且進貨的眼光還不能差,不然衣服囤著賣不出去人家又不給退,不全都砸手里了! 之前我也想弄點回來擺地攤的,正好我一個哥們先干了,結果進了一堆夏天的裙子賣不出去,最后降價虧本賣,才勉強撈回一點本錢。 我就歇了心思,你們真要搞的話等我出車可以跟我去粵省看看,到時候就說是我親戚,坐副駕駛,車隊的人不會說什么的?!? 看在親戚份上,再加上林國安現在混得不錯,張永勝也是能幫盡量幫,到時候看在這些情分上說不定還能拉他一把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