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輝把地上的血跡清洗干凈,把錦衣衛的尸首拖進了雜貨間,弄來了被褥把三具尸體蓋上,一切收拾利落,準備清點銀子,猛一抬頭,只見木箱后探出了個腦袋,把他嚇了一大跳,轉身就想往外跑…… “請問這位后生可是朱公子?” 聽見老人的聲音,朱輝猜測,應該是老管家湯誠來了,趕忙躬身施禮,答道:“在下正是朱輝?!? “呵呵,你應該知道我是誰了?”老人說著,從木箱后站了起來。 朱輝點了點頭,問候道:“拜見管家爺爺!” 捋著雪白的胡須,湯誠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贊道:“景兒的眼光不錯,果然是后生可畏!老朽已經聽說了你的來歷,相信你對湯家的忠誠,好!孩子,幫我往外運銀子吧?!? 朱輝頓時傻了眼,憑著一老一小,如何往外搬運?再說,海瑞還派人在府外巡邏,又怎能運的出去?萬一再引來官府搜查,這兒還躺著三具尸首,他們可是錦衣衛!誰又能講得清楚,他們到底是怎么死的? 這時,湯誠微微一笑,問道:“孩子,你可知道我是怎么進來的?” 看來,他早就進來了,雖說后花園的院墻不高,就算他能翻進來,可是剛才家里還有三個錦衣衛,朱輝不免有些困惑,便搖了搖頭。 湯誠老當益壯,推開了一箱銀子,講道:“地窖下面有條暗道。” 于是,朱輝下到了地窖,扒開一層干草,露出了一面石板,把石板移開后,發現果然有條暗道,急忙抬頭問道:“管家爺爺,請問這條暗道通往何處?” “孩子,你先上來,給你講段百年前的逸事。” 等朱輝爬出來,湯誠接著講道:“當年,太祖定都金陵,因擔心功臣持寵奪權,奪了朱氏王朝的江山社稷,于是,建造了一座慶功樓,擺下宴席,邀文武群臣前來赴宴,暗中卻在樓下埋上了火藥,等大家全都喝得酩酊大醉,太祖悄然離席,不久,慶功樓便在大火之中灰飛煙滅,赴宴的群臣大都葬身火?!? 這段故事把朱輝聽得心驚肉跳,忍不住問道:“聽說襄武東甌王還曾替太祖出征,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那么,老王爺又是如何躲過了這一劫?” “呵呵,當年,太祖在金陵登基之時,滿朝文武都在期盼,將來永享榮華富貴,只有咱湯家的老祖宗,襄武東甌王、信國公湯和辭官不做,回濠州鐘離老家種地去了?!? 朱輝不禁感慨萬千,他很難想象,如此睿智的襄武東甌王,竟然有湯景這樣的后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便接著問道:“管家爺爺,既然此地是王府,為何要弄一條暗道,難道不怕別人發現嗎?” “孩子,老王爺替太祖出征,因抗倭有功,獲得了恩準,允許湯家在京師居住,但老祖宗深知太祖猜忌功臣,便在聚寶門里建了這座狹小的府邸,還修了暗道以防備不測。關于這條暗道,以前只有景兒和我知道,可通往報恩寺、直達秦淮河?!? “這條暗道以前起過作用嗎?”朱輝問道。 “孩子你看,后花園的墻頭隨便都能翻進來,這是因為老祖宗怕太祖起疑心,不敢建高墻闊院,若是沒有這條暗道,如何防范于未然?果然,在燕王攻打南京時派上了用場,城破之后,湯氏一門正是從這兒逃出去的?!? “可是,管家爺爺,現在只有你我二人,如何能把銀子運走?” 話音剛落,有十來個家丁打扮的中年人,從地道中鉆出了出來,他們都是湯府的老人,朱輝給他們一一見禮。 湯誠拍著朱輝的肩膀,講道:“孩子,我們祖祖輩輩都在湯府當差,是最忠實的仆人,只可恨徐鯤那個混蛋狗仗人勢,為了霸占景兒的家室,把我們都趕回了老家,偌大的王府無人看管,好在景兒回來了,把我們老哥幾個又請了回來,來吧,大家一起往外搬銀子。” “準備運往何處?”朱輝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