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3章-《錦繡農女種田忙》
第(3/3)頁
兩人也趕緊來到了桌邊,目光投向駱寶寶手邊的籃子。
隨著青藍色的花布被揭開,籃子里,鋪了滿滿一層色彩斑斕的鵪鶉蛋。
“這不是鵪鶉蛋么?”蓉姑眼睛一亮,“這么多鵪鶉蛋,大小姐你從哪里弄來的啊?”
“蓉姑姑,叫我寶寶,或者無憂都行,別叫我大小姐呀,太生分啦!”駱寶寶朝蓉姑這笑著眨了眨眼,俏皮一笑,這般親切隨意,讓蓉姑也露出由衷的笑容。
“誒,是我忘了,無憂啊,你們營地沒有養鵪鶉吧?怎么撿這么多鵪鶉蛋?這可是好東西呀!”蓉姑又說。
楊若晴站在一旁,也是暗暗點頭。
這個時代的鵪鶉蛋,跟后世可不同呢。
后世因為養殖技術的發達,市場上鵪鶉蛋是整筐整筐的售賣,生的熟的都有。
超市里,鵪鶉蛋還被做成各種開袋即食的小零食,鹽焗的,香辣的,各種口味都有。
但在這個時代,鵪鶉蛋這種食材可是只有少數有錢有權勢有門道的人家才能經常食用。
楊若晴去到城鎮那些地方,食客們都吹捧,說一只鵪鶉蛋堪比九只雞蛋,對于病弱的老人,年幼長身體的孩子,鵪鶉蛋的作用極大,所以鵪鶉蛋的價錢也被那些人吹上了天。
其實在楊若晴看來,鵪鶉蛋和雞蛋的區別無非是某些微量元素的不同,本質上來說,兩種蛋并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但物以稀為貴呀,因為少,因為難弄到,所以越發就顯得鵪鶉蛋的珍貴。
而且鵪鶉蛋在保存這塊,也比較費勁兒,成本大,易碎。
這也就能解釋為啥先前駱寶寶拎著鵪鶉蛋,上面還蓋著布,處處顯得小心翼翼了。
“閨女,這么多鵪鶉蛋,你哪來的呀?”楊若晴跟蓉姑一樣,都很好奇這些蛋的來處,畢竟營地可沒養鵪鶉,總不能是去山里撿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