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項友義收到來自陳光建的邀約,放下電話后半秒都不敢耽擱,就火急火燎沖到學校的停車場,坐上他新買的小寶馬,直奔16公里外的叉叉工業區。
一路之上,項教授腳不離油、風馳電掣,遇車超車、見人罵人,終于趕在一小時內,準點抵達了目的地——車子剛剛開進步光鞋業那恢弘廠區的大門,廠子里宛如監獄放風的下班鈴聲也正好響起。項友義聞聲,心里總算松了口氣。
剎那之間,他感到自己剛才在路上闖的每一個紅燈,都是值得的!
看門的保安認得項友義,見到是大學(副)教授來了,立馬神情討好地點頭問候,然后麻利地開閘放行。進了廠區,項友義熟門熟路地徑直將車開到常停的位置停好。下車后拉了下車門,確實鎖嚴實了,便頂著大太陽,匆匆忙忙朝廠子的總部大樓走去。
作為近五年來陳光建的“第八任市場文參謀”,項友義目前算是所有這八個人中,在陳光建身邊待的時間最長的。這并不是因為他的水平有多高,而是他賺錢的態度最真誠。
在他之前,陳光建還招攬過至少三個職稱和履歷都比項友義更牛逼的大學老師當顧問,但那三位老師實在是過于熱血,書生意氣得不要不要,每每總要指導陳老板加快調整產業布局、開拓新藍海市場、升級優化發展方向,要把更多的錢投入到高科技附加值的地方,不要著眼眼前的小利,讓陳總咬咬牙、吃吃苦,嘗試著二十年磨一劍,做時間的走狗……
于是那仨傻逼就全都被陳總拿去磨了劍……
所以項友義在替補這些前輩們赴任,成為陳老板旗下的高級食客后,便總結和吸取了前人的教訓,最終琢磨出了一套戰無不勝的打法。
那就是如果陳老板問他,某某事情,你看怎么做比較好,項友義絕不會像個傻逼一樣馬上就回答,我認為要一二三四,如何如何。而是會先確定,老板你是不是真的打算干這個?能先說說您對這件事的現狀分析和前景判斷嗎?如果您要做,又打算從哪里切入呢?
等等諸如此類,完全充分地把握住陳老板的心思后,項友義才會開始從陳老板已經說過的話當中,挑出他認為合適的,重新進行理論包裝,為老板的想法賦予理論依據。
簡單來說,就是以學術的名義,給老板下一步的花錢動作提供精神支持。用知識的力量,填充老板的膽色,告訴他,鼓勵他,不要緊!亞當斯密子曰過:這么花錢!沒毛病!
這樣一來,陳老板如果這筆錢花到位了,那就是項教授指導有方。如果玩兒砸了,那就是西方經濟學存在天然的理論缺陷,在社會主義的土壤上難以盛開出璀璨的花朵。
總之不管怎么拉扯,陳老板每個月兩萬塊的咨詢費都必須到位。
還別嫌錢不多——
要知道陳老板大部分時間根本想不起自己雇了項友義這么個人,每隔一個月能叫項教授來廠里走一趟就算不錯了。項友義被陳光建招攬過來一年半的時間,除了頭兩個月來得還比較勤快,基本每周一次,再往后,陳光建就很少叫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