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治九年十月十八日,大夏王國以“替天行道,吊民伐罪”為旗號,向秦州割據勢力發兵討伐。 替天行道并不是狂妄無悖,而是周柏祭祀天地得到的名分,稱王大典時的紫氣東來,天地愉悅可不是修士能操控出來的異象。 只要夏國能調和陰陽一直強盛進步,產生磅礴氣運充作人間文明基石,那使用替天行道的名義就永遠不會失格。 另外吊民伐罪也不是隨意扣帽子,秦州作為少數還歸屬大旭朝統治的“飛地”,地方割據極其嚴重,軍閥爵爺足有數十。 這些割據勢力向中州稱臣,如同小諸侯拱衛州衙統治,太平時截留部分賦稅以供自用,戰時則出兵相助州衙。 他們和秦州牧景衡都需要大旭敕封的名分才能坐穩基業,是以達成默契平衡,亂世十余年來斗而不破。 周柏攻入梁州,秦州發兵五萬試圖占點便宜,其中州兵只有兩萬,余者三萬都是地方軍閥支持。 上位統治者如此默契,下面的黔首百姓可就遭了大罪,賦稅征收你敢官七民三,我就敢官八民二,一應榮華富貴都是剝削于地方。 一次次自然天災、外州入侵、青墟劫亂,大耗秦州元氣,百姓流離失所饑荒比梁州都要嚴重。 據各方情報估算,秦州人口從祥興四十六年的一千五百萬,到現在可能已經不足千萬。 所以周柏率夏軍親征秦州,那就是吊民伐罪,秦州牧等這些軍閥統治者都是被征討的對象。 熟悉情況的守將黃景同被重用為前軍統制,先一步進攻秦州。 繼文官中羅鹽等人走上地方大吏的位置后,這也是后進將領第一次走上方面帥位。 當初周柏攻入梁州西原郡可是被很多人看在眼里,為防止周邊勢力干擾,曾分派諸多將校領兵攻守。 如婁晉鵬北伐收復北屈郡,對抗金國強敵;李定國攻滅南府、長延郡國;周平等將則是多路南下,后續滅新梁、一統梁州南部取得赫赫戰功。 現在婁晉鵬積功升遷為中軍都督,李定國升遷為后軍都督,比肩六部尚書,成為名副其實的軍方代表。 民兵日益增多,制度日漸完善,設立地方都司衙門進行統轄后,兵部職權便是空前膨脹,周柏未雨綢繆,出于制衡設立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負責軍隊管理,兵部負責軍官選授及奉旨調兵,這種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牽制及兵將分離的政策保證了軍權集中。 婁晉鵬早早便是一方大帥,資歷深厚,升遷中樞都督無可指摘。 李定國這位異界大將,自跟隨君上以來南征北戰,以滅兩大郡國之功正式成為軍方核心,也是應有之理。 大夏立國之基便是海納百川,兼容并蓄,夷入夏則夏,異界之人也是如此。 可周平、洪安國、鮑才等將的升官發財,卻是一度讓鎮守秦梁邊境的將士眼紅不已。 曾與黃景同齊名的周平封子爵,遷為禁軍勝捷軍軍主。 前龍豐郡郡尉洪安國轉入西征大營序列,本來只是五品參軍沒有單獨統兵的權力,結果因為在梁州戰役中有亮點表現,立即就被提拔為四品守備軍指揮使,可統轄萬人以上的守備正軍。 還有鮑才區區梁州汾鐵郡降將,此前不過是統領五百人的營正,因為跟隨婁晉鵬攻取長延、南府郡國時有先登、斬將的大功,一躍成為從五品游擊將軍。 雖然比不上霍飛光曾得的破虜、嫖姚這等封號,但也是入了將軍序列,統兵最高可達五千,擁有單獨作戰的權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