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目前整個北安郡,還保持一定獨立,自主掌控軍民兩政的縣,就只有安都和寧丘縣。 寧丘縣偏居一方,地形復雜,多山地丘陵,人口財富都是居于中下游,對大局無法造成什么影響。 郡南四縣其它三縣拿下,最后收取寧丘縣就不用費太多心力,水到渠成。 而相較于寧丘縣的戰略地位,位居北安郡最北面的安都縣,卻是意義重大。 其城防完備,交通外界,是北安郡的北大門。 坐擁郡城兩縣的孫玉成拿下安都縣,派重兵守住關卡,即可形成政治軍事版圖的閉環,擁有穩固的戰略后方。 如此再來安心對付郡南的伏魔將軍府,也就會從容許多。 婁晉鵬從小喜歡了解山川地理,通曉家傳兵書,自然知道安都縣對于北安郡的價值。 所以他拿下兩縣日夜不停,想要奇襲連攻安都,爭取在即將到的大戰中取得先機。 從節度府出兵收取郡南開始,婁晉鵬就知道他們將要和將軍府開戰,這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必然道理。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周柏的動作如此之快,按照戰前廟算,將軍府是常規的分散駐軍,就食于野。 周柏想要集合一戰而定的所有軍隊和輜重糧草,七天應該是最快期限,這個時間足夠大軍回返。 可偏偏安都縣求援使者剛到平蒼,其大軍主力當天就能出征,這未免太不合理。 “早有準備?還是節度府走漏消息?” 不管婁晉鵬有多少疑問,面對孫玉成的接連急詔,也只能率軍半路回返。 帶出來兩萬人,五千衙軍一萬五千外鎮軍,返回郡城時,卻變成了三萬人。 他不僅不派兵留守同縣和福盛縣,更是將兩縣的所有兵馬,包括大族家丁全都搜刮帶走。 另外兩縣的府庫錢糧,也是被完全掏空,根本不像是官兵,而是流匪撈一筆就跑。 特別是富盛縣,乃是郡南唯一一個中縣,二十余萬人口,搜刮了近七千兵和大量錢糧。 新增的這萬余兵馬,濫竽充數,意志不強,不能發揮戰力等等問題,在他眼中都不是事。 野戰不行,也能放在城中協防,或者作為補充兵員。 至于這種行為,會給將來節度府在郡南的統治,帶來多少不穩定因素和麻煩,眼下卻是顧不上太多。 接下來這場大戰,只能勝不能輸。 勝了完全可以慢慢調理,輸了那就萬事皆空。 四月十四日,周柏委派的先鋒大將焦圖,率三千正兵(守備軍)外加三百騎兵,急行軍抵達郡城百里外的集鎮,阜通鎮。 如今伏魔軍出征,騎兵不會再當做寶貝藏著掖著,已經有以戰代練的損耗底氣。 馬軍一共擴編至一千騎,除開五百騎作為直屬不會輕動,其余五百騎當作夜不收、隨軍配備等游騎哨探使用。 前鋒配三百騎,就是要以騎兵優勢,遮蔽前方戰場,有效騷擾遲滯敵軍活動,讓孫玉成變成睜眼瞎。 蒼北郡大變以來,草原商路從之前日日有商隊通過,到現在幾天都看不到一隊商人。 因為現在只有將軍府派出道官坐鎮,才能保證商隊不受野鬼襲擾,再想維持草原商路,需要花費更多人力物力。 同樣,在北面草原正取得節節勝利的呼延合,獲取南面資源的難度也大大提升。 為了讓將軍府保證商道暢通,定期買賣資源,呼延合出了一大波血。 奉送八百匹戰馬,相當于萬兩白銀的奶酪皮毛礦石等草原資源,混得確實越來越好了。 而且呼延合不僅在草原上建起新城作為北金國都,更是在軍事上取得重大進展,拿下了陰山北部大半山麓。 陰山對于金人的意義非同尋常,呼延合的封號就是陰山侯,如果全據陰山,那呼延合就將獲得超乎想象的政治聲望。 南金國這邊的貴族大臣,也會掉頭支持他,統一金國將成定局。 想到呼延合亡命進入大旭后的種種表現,特別是其人在神京的隱忍決斷,最后獲得祥興帝讓他當“刀”的機會。 周柏覺著這樣一個對手,若真讓他統一金國,后方肯定會受到極大威脅。 于是拿了呼延合的資源后,將軍府就在蒼北郡城設立了榷場。 當然,收了錢,肯定不會讓呼延合千里迢迢來取資源,商隊照樣是他們派。 但是蒼北榷場,卻是名義上的對外榷場,所有勢力都能來此交換資源。 比如另外一個草原大國,鮮卑國,又比如與蒼北毗鄰的南金國。 這些大策大略上的博弈,焦圖想不到,也不會去關心。 他只在乎要盡快拔除阜通鎮,這是加入將軍府的第一戰,稍稍拖延,都難報伏魔將軍的信任之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