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周柏沒有過多情緒,老人最后一搏付出該有的代價罷了,他抬頭看了看上面,想起本地有名神靈。 這個世界地府不顯,凡人死后若想有所依托,能走的路很少,如藏于家族祠堂靈域,亦或是托庇于當(dāng)?shù)厣耢`就是“正道”。 否則不想殘害生靈,就只能存留七日,之后必須入得冥土。 然冥土之中規(guī)則不明,地府無法主持公道,常有祭祖而不得回應(yīng)者,這便是徹底魂飛魄散了。 以后想應(yīng)對大劫,神靈那邊也必須考慮到。 …… 下午,春日暖陽已然西斜,周柏馬上投入第三科的答題中。 筆走龍蛇見,但他眉頭卻微微皺起,是吃力? 不,是周柏對自己的氣運太過敏感,前兩科未曾削去多少氣運,可沒想到第三科氣運的流失速度遠(yuǎn)超前面。 隨著文章的逐步完成,一絲絲白氣乃至紅氣外運,從周柏身上抽離,加持在答卷之上。 這些抽離的外運,將會在答卷上形成氣運印記,以供閱卷時篩選排名。 其實總量并不算太多,如果這些外運本來就是周柏自己的資源所化,那要不了幾天就能恢復(fù)。 可周柏畢竟以氣運線香所化,臨時借來之運,他估摸著幾天之內(nèi),一根氣運線香加持的外運就會馬上散盡。 縣試的策論不難,但這只是對周柏來說,一邊寫,卷面上就開始升起文氣。 初時無色,再漸漸倔強顯紅,最后當(dāng)文章一蹴而就后,紅意愈發(fā)濃郁,甚至有幾分淡金之氣扛著官印的鎮(zhèn)壓顯現(xiàn)剎那。 文氣和人的氣運等級大體相同,只是顏色有些差異。 無色之文就是大部分人所寫的文章,文氣不多,小范圍能夠互相傳閱。 放在縣試中,很正常,考官評閱一般也不以文氣多寡定成績。 有時你氣運排序靠前,再加上詞句通順,也就點了你的童生。 紅文就是一片文章中有部分出彩的地方,可以名傳一縣,氣運不太差,考個秀才功名不成問題。 再向上就很少了,分別是金文和青文,金文出郡,青文出州。 甚至只要流傳夠久,名氣夠大,這些文章是可以作為一代王朝的印記,又稱傳世之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