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結局-《萬歷佑明》


    第(2/3)頁

    對于大明而言,現在北邊是皇帝的私人合作者在替皇帝擴張皇產,南邊是大明朝廷在以推行新禮、全球王化的名義在進行禮法上的統一之戰。

    可以說,一個是封建領主式的擴張,一個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擴張。

    前者擴張后沒有國家和人民,但有土皇帝式的諸侯即各大經略官。

    后者有被冊封的各大藩國,但卻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還很依賴中央朝廷。

    眼下兩類的擴張還沒有發生矛盾,但國內已經有了爭議。

    特別是在后世加拿大一帶已經出現經略官將這里開辟為皇產后,已經有許多國內官僚和學者在討論,在新開辟的疆域里,皇產與大眾之產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但這個問題只是還在民間討論,官方還沒有就此事表態,因為還沒有發生沖突。

    萬歷三十八年,王錫爵在首輔位上因病去世,而萬歷不得不提前任命了新的首輔,而讓沈鯉擔任了首輔。

    沈鯉為首輔后,已在瀚海歷練一段時間的太子也去了南京,正式監國。

    而大明皇帝朱翊鈞則開啟了他的東巡之旅,這一次,他要去朝鮮,然后坐船去東瀛長崎,看看已被徹底教化為大明領地的后世日本諸島。

    與此同時,在這一年,二皇子被封為澳王,去了澳洲,大明已開始要在澳洲建立統治。

    隨著澳洲的發現,大量的優質鐵礦被開采回了國內,這進一步促進了大明鐵路網的建設。

    沈鯉任首輔的期間,主要做的事就是在國內廣建鐵路網,而且不怎么講究經濟效益,重點講究軍事和政治效益。

    比如在交趾布政司被收復后,連交趾最南端都開始建通往兩廣鐵路。

    另外,北疆也按照朱翊鈞的承諾,在開始往西伯利亞深處建造鐵路,用的是朱翊鈞昔日說后的拿出各經略官上繳的分紅之一半為建鐵路資金。

    正因為此,待到十年后,待沈鯉致仕而劉確賢任首輔后,即萬歷四十八年后,大明已經基本上本土各大重要府城都通了鐵路,大陸北端也通到了廟街與后世鄂木斯克地區,大陸南端也通到了木邦與達卡地區。

    因為有了鐵路,大明中央帝國對這些地方的控制也得以加強,使得這些地方很難再重新獨立為他夷之國。

    只是,大明是該把國家每年相對有限的人力與物力重點放在南方開辟新商品市場,還是該放在北方擴張新的皇家領地,依舊是國內熱議的政治話題,甚至有逐年加劇的趨勢。

    作為太子的朱常浛因為是未來的天子,天然地選擇了支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擴張皇家領地。

    而統一社的軍校們也因為自身更喜歡將來退伍后去北方當封建領主,尤其是將黃金洲和歐羅巴這些富饒溫暖的地區也作為將來的皇產好為自己經略,也都支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北方,擴張皇家領地。

    正因為此,太子和這些軍校們一拍即合,使得太子也主動加入了統一社,甚至在監國南京期間成了統一社的社魁,利用朱翊鈞交給他的黨建知識,還對統一社進行了改造,進一步明確了統一社的社綱,還設立了相應章程,以及入社程序,還廣在各地各行發展分社。

    但一些士大夫們,無論是為官還是做學問的,則更希望將來的天下以大眾之產為主,尤其是富饒溫暖的黃金洲和歐羅巴,在他們看來,應該作為大明所有國民分紅的新教化地,這樣可以保證惠民的政策繼續延續下去,國家能夠繼續富足下去,乃至達到民眾不僅僅是在物質上更加自由地可以選擇購買什么,還能在精神上更加自由地選擇生活。

    也就是說,既可以去海外過舊禮主導下的傳統生活,也可以在國內享受新禮主動下的新生活。

    因為很多士大夫現在發現,新禮和舊禮并不矛盾,他們完全可以在國內享受被當權者尊重與自由發表言論自由研究學問的自由感,也可以在海外某一藩國去享受人上人的感覺,無疑可以實現在新禮和舊禮上的自由橫跳。

    只是眼看天下新開辟的土地即將變成皇產,他們不由得心急,擔心將來可以讓他們這樣自由的土地消失。

    所以,許多士大夫希望停止擴張皇產,停止追求皇權上的統一,而應該追求禮法上的自由。

    于是,就有士大夫創建了自由社,且漸漸有統一社分庭抗禮的趨勢。

    但因為太子支持統一社,再加上雙方矛盾不突出,且皇帝朱翊鈞還在位,還沒有誰敢因為理念之爭而發生刀兵之爭,所以,大明內外依舊是一片祥和安寧的氣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沛县| 新龙县| 西吉县| 六枝特区| 云梦县| 兴城市| 岐山县| 利津县| 大竹县| 故城县| 原阳县| 色达县| 资中县| 寻甸| 明光市| 伽师县| 辛集市| 鸡西市| 铁力市| 桦甸市| 乌拉特后旗| 大港区| 柏乡县| 和林格尔县| 宾阳县| 犍为县| 巴林右旗| 镇赉县| 井研县| 石景山区| 衡水市| 金乡县| 太原市| 大新县| 汪清县| 勐海县| 丰镇市| 油尖旺区| 麻城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