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七十九章 列名輔畫像于文淵閣,增設內閣學士-《萬歷佑明》


    第(2/3)頁

    “既然是廷議如此,就駁回朝臣們所奏,不廢考成,尤其是內閣考成六科之權?!?

    “另外,下詔,內閣大學士改正五品為從一品,名正言順為國家執政!”

    “再增加內閣學士一職,設為從二品,作為大學士屬官,分理閣務,每大學士配一內閣學士,著廷推內閣學士數名,作為將來遷轉尚書與內閣大學士等公卿之備選?!?

    “且降旨工部,在文淵閣閣北忝造卷篷三間,為內閣學士集中辦公與休憩、存放之所?!?

    “還有,在文淵閣閣中一間于孔像側加奉先生、高拱、趙貞吉等本朝歷代名輔之像,凡入閣者,既當記古先師之教,也得思今賢良之齊?!?

    “至于除先生與高拱、趙貞吉外,還有哪些名輔當列像于中樞機要,為后世入閣者標榜,就讓他們廷議去!”

    “讓哪些翰林院、國子監、禮部的清流、還有六科的給事中與都察院的御史們去吵,反正他們也喜歡吵吵,正好不必一直盯著考成這件事?!?

    朱翊鈞也開始向申時行學習,用制造新熱點的辦法來轉移舊熱點,進而達到轉移矛盾的目的。

    但朱翊鈞下詔增加內閣學士一職和擴建內閣,列名輔像于孔子像旁,倒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深思熟慮后早就想做的事。

    只是,他有意在整個官僚集團開始與他步調一致后才決定下旨這樣做,以避免在步調不一致時就這樣做而造成更大的混亂。

    朱翊鈞本身就知道,大明是一個小朝廷模式的帝國。

    這開創者朱元章對官僚本身不信任且有意讓帝國只讓少量官員維持運轉,使財政開支因而盡可能少,稅賦也盡可能少,使民眾受剝削程度不大有關。

    但偏偏大明是一個大帝國,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后世商業大興決定了帝國靠全國數萬官僚,準確說是京城兩千多官僚管理是不行的。

    首先就是導致大量地方成為三不管,尤其是一些新興市鎮。

    如廣東佛山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戶口上萬的大鎮,不遜于許多州府,但在這里的官衙只有一個巡檢司,自然也就導致該鎮的工商業雖然越來越興旺發達,但工商稅卻沒有增加,治安也沒得到有效管理,成為許多盜賊窩藏之地。

    甚至在京郊,也因為出現了許多鄉村發展成集鎮,而集鎮規模發展成縣府級規模,而偏偏這些集鎮又都因為是靠商業大興而起,也就多處在各縣交界的交通要地,造成三不管現象,而使得京郊一帶許多大盜邪教就在這些地方滋生,也給京師治安造成了很大影響。

    明朝京師一帶的盜賊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大問題,多見于實錄與官員的奏疏中,就在于缺乏有效的官府管理。

    所以,大明是需要增加大量官僚的。

    畢竟這樣龐大的帝國,尤其是在中后期商業大興、人口大量增加后,決定了他的趨勢就是得中央集權,得有更龐大的官僚,才能避免混亂。

    因為凡是在朝廷力量薄弱的時候,反而盜賊橫生、更加民不聊生,乃至會出現地方勢力爭地盤導致的大規模械斗,歷史上還直接出現大規模割據勢力爭霸造成的戰亂。

    當然,官僚集團過于龐大,中央過于集權也不好,也會因為財政崩潰和腐敗加劇而最終滅亡。

    制度都有不合時宜的時候,正如羅貫中所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屯门区| 桂阳县| 鄢陵县| 斗六市| 沂源县| 石棉县| 馆陶县| 龙山县| 海兴县| 柳州市| 丰宁| 乌拉特中旗| 静海县| 东平县| 武威市| 平定县| 陵水| 临漳县| 仲巴县| 手游| 河东区| 彝良县| 威信县| 青州市| 潮州市| 兴安县| 电白县| 赤壁市| 乐清市| 稷山县| 玉林市| 大城县| 新竹市| 汝州市| 岱山县| 广西| 巫溪县| 南平市| 道真|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