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之前在戰場上立了功,孔林被封為吉州都督,他父親的案子也平反了。桓辭雖與他不甚相熟,但打心底里為他高興。 “你們可還習慣南邊?”她問道。 “你忘了?子野以前在南邊待過。”李謹修笑道。 桓辭很快想起來孔林曾被發配到南邊。如此看來,他這經歷倒是不尋常。 “你打算在這兒住多久呢?”她問李謹修道。 李謹修抬頭看了眼伏慎,輕聲道:“那要看伏大人在此地待多久。” “你要和我們一起?”桓辭的開心溢于言表。 若是有李謹修相陪,這里的人應當更不敢明目張膽地與伏慎作對。 李謹修看著她點了點頭,而后同伏慎說道:“我與子野商量過一番,我們二人都覺得你和陛下的決定是對的。我看過你寫的上疏,伏兄心思遠在我二人之上。” 聽到他們討論政事,桓辭便不再說話。這些事她究竟不太懂,也不想去插話。 如她所料,李謹修提起這個話頭后,伏慎也不再像先前那樣寡言少語,開始與他侃侃而談。他們一會兒談論兵力,一會兒談論農事,一會兒又談論經書。這些東西桓辭雖然曾經也思考過,如今卻在他們口中聽到了更深的東西。 她忽然覺得慚愧,從前父親讓她讀書,她卻并不在意,不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個半吊子罷了。 坐著實在無聊,她下榻朝趙慬招手,帶著她去外頭散散步。只是這驛站并不大,實在沒什么好玩的,她出去走了一圈就往回走。 走到門外時,她正要推門進去,忽聽到李謹修道:“伏兄,你這次樹敵頗多,此行實在兇險,你不該帶她來。” 屋內沉默半晌后,男子的聲音才傳入耳中:“難道她待在京中就沒有危險嗎?” 李謹修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么。彈劾伏慎的人越來越多,他在朝中又沒培植自己的勢力,唯一能靠的上的就是宗政律。其實這種情形下,他帶著桓辭倒也好,若是桓辭待在京城,將來出了什么變故,二人均是鞭長莫及。 伏慎輕瞥面前的男子一眼,呢喃道:“只是她現在有了身子,我不想她因為我再遭受那些磨難。” 李謹修自然不知道他說的是何磨難,但他能看出伏慎的猶豫與不安。 “不如這樣,我把她帶到吉州,就放在我和子野眼皮子底下。你離得這么近,隨時能過來看看她,也不用一直提心吊膽,你看如何?” “好!”伏慎思索片刻后應道。 桓辭在門外聽得怒氣陡起,氣沖沖推開了門:“我不去。” 李謹修被嚇了一跳,連忙從榻上蹦下來。他回頭看伏慎,只見男子目光復雜地盯著剛進屋的桓辭,嘴角沒有一絲笑容。 “你這么看著我做什么?反正我哪兒也不去,要走一起走。”桓辭緩緩走到他身邊。 她見伏慎一言不發,于是把目光投向李謹修:“多謝你的好意,但我只想同他待在一起。” “阿辭。”伏慎定定地望著她,“只是去吉州而已,離秦州也不遠,你就暫且先過去吧。而且那里條件也比這邊好些,對孩子也有好處。” “你少拿孩子說事。”桓辭冷冷道。 李謹修原本是為他們二人著想,誰知道竟惹得她們夫妻吵架,尷尬地站在原地不知該如何自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