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曹操現在自顧不暇,兗州之地十之八,非你家主公所有,你又信口開河,以后東阿再亂曹孟德只怕連安身立命之地都沒有了!” 徐庶駁斥方廣,看他認真神態,毫不在意眼中閃過一道喜色。 “先生為什么一直指摘方廣所言乃是空口無憑?我兗州東阿難道麥豆,就不能豐盈于野,萬民就不能安居樂業?“ “農桑之事,哪里只看天時地利人和,人為才是農桑之本啊!” 方廣幾句話,說得徐庶直撓腦袋。 他學的諸葛亮一脈的學問,以儒家敬天地之道為農桑之本。 后來孔明入主成都,將益州的農業潛力發揮到了極致,走的就是勤勉的路子。 發明了木馬流車的丞相,做出了諸葛弩的丞相卻遵循心中的道理,沒有做出同軍械相媲美的農具就是此因。 方廣看出徐庶一肚子不自在,把魚鉤又下沉了一些。 “元直,你是篤信天地調和風調雨順仁德配天,才是五谷豐登之本吧?你看這黃河河灘之地,若是深耕一畝之地多少時日可以完成?” “翻土可能到尺余?” 方廣故意以農桑之道考教徐庶。 果然徐庶聞言臉上露出傲然之色。 “大同,臥龍先生躬耕南陽心中裝天下事,行的卻是農耕極致之道,不瞞你現在先生田土都以鐵犁翻耕,此乃傲視天下之法!” “這河灘之地,耕作一畝,十個時辰,不,九個時辰便可成事,土翻三寸也是不難,尺余?天下哪里有犁能耕地尺余的?” 徐庶說到這里滿臉傲然之色,顯然再以師從臥龍一脈為榮。 “哈哈哈!” 方廣聽他之言卻是仰天大笑起來不住搖頭,再看徐元直眼中頗有同情之意。 兩個男子,一個黃巾校尉新得明公崇信主政東郡,一個臥龍門徒執掌天下頂級農桑之術。 一番議論,聽得徐州百姓人人瞠目結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