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鄭芝龍也留下來了,這里有太多他的同類,他非常喜歡這里的氛圍。只用了兩天不到的時間,他就和王睿混熟了,兩人都覺得對方很對自己的胃口。 劉一峰一度懷疑鄭芝龍是不是打斷跟著王睿去開辟南方航線了,結果李鴻基帶著15支火銃過來后,他還是跟著劉一峰回營地了。 “我還以為你準備跟著王睿他們走了。” 鄭芝龍笑了笑:“說實話,很動心,但我希望開辟新航線的人是我帶領的船隊,而不是船隊的一員。” 鄭芝龍想擁有條船的事,劉一峰團隊的人基本都知道了。 李鴻基開玩笑的說道:“我們淘了一個月,算起來差不多5000兩,再淘兩個月差不多就能買一艘船了,老鄭,你的夢想快實現了哦。” 鄭芝龍愣了下,翻了個白眼,吐槽道:“帳不是這么算的,這一個月我們也是運氣好,那幾天一直在收獲。而且5000兩是整個團隊的收獲,又不是我一個人的收獲。” 劉一峰的淘金方法漢人本來就在使用,有些靠近金礦礦脈的水流中,能掏出金子是整個歐亞大陸都有的現象,并不局限于美洲。歐亞大陸從東向西,華夏文明,天竺文明,波斯高原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環地中海文明都有相關的文字記載的。所以整個團隊對于那種淘金方式接受的極快,只用了兩天,大家就都進入淘金狀態。 剛開始收獲很糟糕,前10天寸金不收,都是第13天,有人淘到了金子士氣才恢復的。之后就是第18天-25天這7天,他們在一片平靜的河灘發現了大量的金子。 劉一峰巡查了周圍,也站在高處觀察過地形了,明白這個河灘會有這么多金子,只是因為河水流到這里時因為地形原因,過重的沙石大部分會留在河灘中,金子密度大,自然大多數也就留了下來。 直到他們離開前,那個河灘都還在時不時的出金,但劉一峰判斷那里的金子基本已經被他們撈了7成以上了。 留守的李鴻基認同這個觀點,因為劉一峰他們離開這段時間,河灘中最后出了一次金子后,再也沒有淘到過了,大家都認為這里的金子已經淘完了。 正好馮碩帶著物資和人回來了,李鴻基讓所有人拿上武器,先給民夫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老實點。然后讓馮碩把嫡系分組管理起了那些新來的民夫,他則帶著火銃來找劉一峰。 “大頭領,目前民夫都住在野外的,我們是先建營地還是先轉移?” “轉移,那個河灘并不適合100多人的生存。”劉一峰其實一直在找后世紀錄片中的那個修建伐木場的湖泊,他覺得那里能成為西部淘金熱的起點,肯定那片水域中的金子會更多。而且那里能修建伐木場,必然環境也更宜居。 “我的想法是把隊伍分成兩批,一批你和馮碩帶隊,從河灘繼續往下游走,我和老鄭去上游看看。” 從那片河灘到金山城,劉一峰6人騎馬一共用了5天。馮碩從船隊商會在入海口附近修建的港口回河灘也用了5天,但這5天和劉一峰的5天不能比。一個是6人輕裝騎馬,一個是帶著100多號人趕著騾車步行,所以劉一峰,李鴻基,鄭芝龍和另外4個運送火銃來的人只用了3天就回到了河灘。 他們回來的正是時候,馮碩已經快鎮不住場子了。 “你打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