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真去金山城了?” “不是,我們追蹤一批麋鹿,不小心進入了藟山深處,遇到了一批棕皮野人。我們可能誤闖了他們的領地,但雙方語言不通,最后打了起來。” “出人命了?” “嗯,我們死了3個人,2人重傷,11人受傷,對面死了20多人,受傷的我不清楚,但應該比我們多。” 劉一峰聽的目瞪口呆,這戰損比是不是有些過于夸張了,難道劉老板的狩獵隊帶了火銃? 但他現在卻在求購火銃,也就說明他沒有火銃了,那他的狩獵隊也太強了吧。 “對面多少人?” “一個部落,過百吧。” “你們多少人?” “35個。” “你的狩獵隊什么時候戰斗力這么強了?” “我們帶了10把三眼銃,攔下他們第一波攻擊后直接集火把他們打懵了,他們大部分的死傷都是三眼銃造成的。” “難怪。” 如果按照原理來細分,槍可以分6個版本:1.0是突火槍,2.0是火繩槍,3.0是燧發槍,4.0滑膛槍,5.0是來福槍,6.0是機槍,后世就停留在了6.0版本。而每個版本都有細分小版本,特別是5.0和6.0版本。 三眼銃就是明初突火槍的改造產品,可以說是1.2版本,在歷史上屬于很快就被淘汰的曇花一現的過渡產品,人類很快就進入了2.0火繩槍這個版本的。 但三眼銃還是有個優勢的,那就是提前裝好彈后見面掏出來就能很快射擊,用的也是散彈,不用太在乎瞄準,和弩箭性質有些類似,抽冷子的偷襲一波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大明內部在戚少保的紀效軍政改革后,三眼銃被北軍大規模使用。普遍用在騎兵沖鋒時的第一波齊射,讓北伐初期的韃靼觸不及防。 不過很快三眼銃就被取締了,因為在顛簸的馬上,三眼銃的啞火率極高,50步的距離又只有一次射擊時間,所以經常有騎兵把啞火的三眼銃當投擲武器扔出去的。 別說,扔出去的三眼銃如果能擊中敵人,一樣能造成極大的傷害,畢竟三眼銃的重量完全可以當單手錘使了。 就是負責后勤的兵部文官氣的要死,多次彈劾前線的將領,不過都被力主北伐的陛下壓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