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上次因著教寧寧寫錯了字,惹出大誤會后,桑青橋才被罰了寫了一個月的大字,那一個月對他這個向來不愛讀書的人來說簡直就是痛不欲生,現在大哥竟然還讓他上學,這,這還不如叫他去死!? “大哥,咱們又考不了科考,就不用再讀書了吧!?”桑青橋小心翼翼問道。 “我也不指望你能考得了科考,至少能讓你的字能讓人看懂,讓你少被你二哥忽悠,這總該沒問題吧!?”難得桑青言會說這樣挑撥他們兩兄弟的話。 不過還真挺管用,他這話一出,本來還在看戲的桑青羽立馬就跳了起來,“大哥,你可別瞎說,我可沒忽悠三弟,我那是教二弟道理而已。” “哼,二哥就知道這么說!”桑青橋聞言,氣呼呼地轉過頭去就對桑青言說:“好,我就聽大哥的。” “嗯,既然這樣,你和寧寧過了年就去周夫子那,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會由周夫子給你們授課。”周夫子正是周祺的爹爹,之前都已經考到了進士,后來也不知怎的,進了一次宮,才剛領了個賞賜,后腳就莫名按了個罪名,被發配到了廉州這來。 周家在京城里也是出了名的書香門第世家,面對流放倒是也沒有退卻,這一路上對周祺的教育可都沒停過,令得周祺在那一群孩子里顯得格外的知書達理,甚至還能給桑青羽出些主意。 這才是讓桑青言動了讓寧寧他們讀書這念頭的原因之一,雖然他們是帶罪之身,科舉這條路是走不通了的,但是讀書至少也能讓寧寧知理,有見識,至于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話,桑青言是從來不信的。 后來桑青言將這話跟潘老爺子提起,想請潘老爺子給周夫子說說項,束脩他當然是會備齊,潘老爺子一聽,便也覺得這個主意絕妙,他家那不懂事的孫子也該好好讀書了,不然成日里在外頭晃蕩算什么事!? 于是潘老爺子便跟桑青言去跟周夫子說起這事,周夫子竟也不拒絕,反正他教周祺一個是教,再多教三個也一樣是教,倒是也不費事。 況且這也讓他能找些事做,不然他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孱弱身子成日里呆在家中也是無趣,倒不如教些孩子也還有些用處,而且還能收些束脩。 之后也不知怎的,村里其他村民也聽得了這話,他們畢竟都是京城流放到此處的,自然比尋常農家的眼界高些,也知道這讀書識字的重要,即便不能考科舉,至少也能讓孩子們日后的路寬些。 只是他們緊著過冬,怕是沒有多余的銀子來給束脩,也是幸好周夫子不計較,說是隨便收些就是了,只是這孩子們到他家中取暖的炭火要孩子們家里自行負擔。 不過就是些炭火罷了,這還能沒有嗎?于是村里人便開開心心地與桑青言還有周夫子他們商量好了,等這年一過,就將孩子們都送到周夫子這來,也省得他們成日里在外頭瘋玩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