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德昌十年六月,剛遭遇不久大颶風的南余、南中、廣南三省如今各地紛紛出現了以粗布為衣,長滿胡子,腰間配長劍,腳下穿著木板鞋的人,當地稱之為——倭寇。 此次倭寇侵擾,是幾百年來最多,亦是最受百姓恐慌之年。 這些倭寇,多是倭國而來,或是由于物資匱乏,方才乘船而來,在墨朝臨海之地建立據點,常常在這三省中逐步展開來掠奪。 此倭寇很是強勢,許多百姓與官府相比最怕的便是倭寇。 由于言語不通,許多百姓在被受到掠奪之時沒有同情可言,凡是受了搶,無力的百姓只好眼睜睜看著東西被搶走,若要反抗定會被殺。 此次倭寇一下間增多,許多各地官員皆快速派出了巡邏隊伍,在府、州、縣自己治理的地方開始巡邏來,白日夜間不斷有人把手。 正因此,許多百姓方才放心些許。 但有些倭寇十分狡猾,與官兵打時造成官員人數日漸減少。 各地父母官對此皆是急忙上報朝廷,愿朝廷能派兵前來抗擊倭寇。 短短幾日,幾百封送往朝廷的信一下子積在了丞相府的木桌上。 “左相!右相!剛剛又收到幾封地方官所捎來的信。” “知曉了,放這吧。” 隨后,左右兩位丞相互相議論起來。 “右相,短短幾日就搜到這地方官大大小小幾百封信,這可如何是好?”右丞相楊有成問道。 “莫急。待我看看。”說完,左丞相蘇云起又拾取了封信看了起來。 信上所寫內容十分危急。若是不治好這倭寇,日后百姓造反就有些可能了。 “你在這,我去見見皇上。”蘇云起帶了幾封信。 “好。”右丞相楊有成應道。 蘇云起帶著幾封信,匆匆忙忙走出了這丞相府,往著風雨閣而去。 至今,雖皇帝未曾上朝,但在這風雨閣之中,還是在乎百姓民生的。 …… “皇上,左丞相蘇云起求見。”太監李公公匯報道。 瞧見,皇上正坐在龍椅上一直朝著夜明珠而看,而李公公則去傳話了。 “臣叩見皇上!”蘇云起不忘行著禮。 “愛卿平身。”皇帝這才將眼光看向了左丞相蘇云起。 “皇上,這是幾日以來各地地方官員捎上來的信。”蘇云起遞給了太監李公公。 太監李公公接過后,走至皇帝一旁,將信遞給了皇帝。 皇帝接后,匆匆將信打開來。 預覽中,皇帝的眼珠子跟著字體移動了起來,且越看似乎越著急。 “倭寇?”皇帝一臉不知看向了左丞相蘇云起。 左丞相蘇云起點起了頭,述說起來:“正是倭寇。倭寇從倭國而來,由于倭國物資匱乏,許多海盜乘船至大墨沿海,設立據點,在沿海到處搶奪,不給既殺,很是殘暴。” “許多地方官如今已經派人在城中多加巡邏,但倭寇狡猾,這巡邏的人一日比一日少。臣亦是無法子,這才請皇上定奪此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