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門虎蹲炮分別是用青銅澆灌模具鑄造,低碳鋼澆灌模具鑄造,以及低碳鋼鍛打而成。 最貴的是青銅,最耗費工時的是鍛造。 劉襄知道以漢朝的技術水平,最好的炮管是在鍛打出的鋼鐵上鉆孔,可那玩意不是幾天時間能夠完成的,說不定要好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弄出一根炮管,太費勁了。 而且鉆廢回爐的幾率很高。 在鉆孔技術沒有突破之前,不適用。 像車床這種工業母機,他從小到大就沒見過,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弄,連個思路都沒有。 他最看好的鑄炮技術是把低碳鋼鍛打成鋼板,然后以鐵棒為芯,繼續彎曲鍛打成炮管,還能在這個過程中讓炮膛內壁完成滲碳,這種技術的炮管既有低碳鋼的延展性,又有高碳鋼的硬度。 比鑄造要結實得多,因為氣泡和雜質少,更不容易炸膛,而鋼也比銅便宜。 他已經能焦炭煉鋼了,所以想跳過銅炮階段,直接讓大漢進入鋼鐵炮管的時代。 但想法歸想法,實際歸實際,一切還得看實驗結果。 經過檢查,半斤發射藥沒有炸膛和裂紋出現,三斤散裝炮子散步在一百五十步到三百步之間,草靶被射穿,木樁被打得坑坑點點,鐵板上留有白印,坑點不多。 用石子做炮彈,省錢,威力上確實差了點,可這是大漢能用得起的唯一辦法。 不過,他對虎蹲炮的要求就是殺傷敵方兵員,且重量輕,便于攜帶,能跟隨大軍野戰,甚至是跟隨騎兵作戰,其他要求有別的火炮會完成。 「裝藥一斤,炮子五斤,撤換靶子,繼續試射。」他要試出虎蹲的極限。 三聲炮響之后,鑄鐵炮廢了,沒炸膛,但能看到明顯的裂紋,果然這種又便宜又快的技術造不出好貨。 靶場那邊的報告也傳了回來,最大射程四百步,但殺傷最高的區域在兩百步左右。 基本能達到野戰要求。 「裝藥兩斤,炮子五斤,繼續試射?!? 再次試射過后,兩門炮都罷工了,青銅炮炸膛,鍛鐵炮的接縫處出現裂痕,雖然接縫是交疊鍛打而成,可整體結構還是要差一些的。 至于青銅炮炸膛,那是因為所用的配方根本就不是專業的炮銅,還好炮管上的五道鐵箍未破,沒讓炮身變成一個大號的破片榴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