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襄想了好幾天,從造價到作戰消耗,還有后勤的輸送能力,以及現今的武器甲胄,覺得大漢不需要火槍火炮,也用不起。 但是,漢人需要熱武器技術。 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沒有。 所以,他登基的第三年,終于花錢修宮殿了。修的是西漢留下來的太乙宮,位于終南山腳下,背山傍河,清靜幽深,此地遠離人煙,適合干一些私密的大事。 進獻硝石硫磺制取和提純法的方士被送進了太乙宮,其名葛玄,字孝先,三十二歲,丹陽郡句容縣人,累世高官的世家子。 父親葛焉,未出仕。祖父葛矩,曾經是大漢安平太守,黃門郎。叔祖葛彌,大漢豫章郡太守。 因為攻伐江南的幾個將軍殺得太狠了,世家大族人人自危,為了保全家族,不得不走幸進之路,決定用精湛的煉丹之術獲得皇帝寵信。 他自認有這個能力。 幼時便師從左慈修習道術,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年紀輕輕就被人贊為高道。如今年過三十,青出于藍,在煉丹一道已經超越了自己的老師。 放眼大漢,無人可與自己比肩。 事情也確實如他所料,入京之后,僅僅一次覲見,獻上幾部丹書一份秘方,皇帝就命他入住新修的宮殿,家族那邊也安定了下來。 可僅僅只調派了二十個死囚,每日只能提純陰君陽侯,這讓他很不滿。 直到被宮廷衛士攔住,不許出宮,他才覺得不對勁,好像跟自己預想的不一樣,皇上不是讓他來煉丹的。 把入京之后的經歷,從頭到尾捋了一遍,他得到了一個答案:“陛下要親自煉丹!” “被小視了。”葛玄有點郁悶,悶哼了一聲,對輕視自己的能力極為不滿,不甘心的給自己打氣:“待我煉出金丹,必然震驚皇帝,讓他知道丹道的玄妙?!? 當然了,提純陰君陽侯的事情他是不敢懈怠的,皇命難違啊,再不甘心也得繼續指導死囚熬煮硝石,熏蒸硫磺,只是不情不愿,也不如初來之時上心,效率自然就降低了。 情況被上報到皇宮,劉襄決定去看看,解決一下員工的心理問題,正好冶鐵工坊的幾個樣品已經送到了太乙宮,可以實驗一下新式武器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