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心中積壓的怨氣被激起,真他娘的想反了,可拉攏盟友的第一步就沒成功,讓他迅速的冷靜了下來,現在可不是造反的時候。 他哈哈一笑:“哈哈,宜程就是會偷懶,這幽州之地被經營得如鐵桶一般,說不定朝廷真會封你為燕王呢。不似董某,天生便是勞碌命,整日被征來調去,苦不堪言吶。” 這就是胡說八道了,宗親封王也只會封一郡之地,哪有封一州的道理,又不是漢初劉邦那會。 劉襄敷衍的笑了笑:“仲穎兄吉言,要是能撈個燕王當當,余愿足矣。” 兩人打了一番機鋒,平叛之事誰也沒明說,南匈奴人更是提都沒提,在他們眼里,南匈奴的戰力太過拉胯,剿滅這幫叛賊,只有想不想,沒有能不能。 之后又聊了幾句閑話,懷念了一下在涼州并肩作戰的日子,劉襄設宴款待,董卓喝得酩酊大醉。 其實,在董胖子提出聯手之時,他心動過那么一剎那。若是涼州兵沿黃河東進,幽州兵出太行西行,河道封凍,洛陽周邊的關卡形同虛設,兩面夾擊之下,未必不能攻克。 董卓比自己實力弱,掌控洛陽的機會就在眼前,可一想到此事之后必定被群起而攻,他立刻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打不過關東世家的聯合,這個餡餅有毒,他不敢咬。 洛陽是死地,不能踏進去。 他甚至比不上董卓。 董胖子能往西邊撤退,他不能,他的根基在幽州,一旦大軍困在洛陽,老窩就得丟,安平軍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會被生生的耗死。 歷史上董卓在沒有大敗的時候就退回了長安,怕的就是無休止的消耗,如果嫡系部隊耗損太大,收編的各路軍隊就得造反,洛陽周邊的士人、黔首都會反他。 董卓經不住,劉襄更經不住。 洛陽周邊上百萬人,分田分產業的手段根本玩不了,哪有那許多東西分給百姓?就算分了,在大軍環伺之下也沒有多好的效果。分田是需要時間發酵的,短期內的效果有限。 還不到時機,不能成為眾失之的。 董卓第二天酒醒之后就走了,來得果斷,走得利落,不愧是能夠禍亂天下的人物,真的很有魄力,他那個癡肥的體型是膽子給撐大的吧? “董君,加油,時代的大幕就等著你去拉開了,我會在精神上支持你的,等你去后,我一定會繼承你未竟的事業。” 劉襄默念送別之詞,這種為王前驅的勇者,一定要保持尊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