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初七,寅時三刻,離金烏升起尚有半個時辰,玉兔西沉,群星暗澹,太白起于東方。 休息了三個時辰的兵卒,在寒涼的夜色中穿好戰甲,跨上戰馬,借著微微的天光,向東挺進。 蹄聲驟起,馬群在薄薄的晨霧中穿行,大軍要奔行三十里,然后投入戰斗,此前的訓練,就是為了這三十里的急行。 馬匹小跑而行,二十余里不過兩刻。卯時初刻,晨霧消散,旭日東升,外圍部落遙遙在望。 “換馬。” 騎兵各部在行進中換乘戰馬,拋棄馱馬,加速突進。 “下馬。” 射聲、步兵兩營下馬整隊,列陣向前。 “嗚~”山上的瞭望臺驚醒過來,開始吹號報警,可惜為時已晚。十年前漢軍大敗,三萬余騎葬身彈汗山,十年來,漢軍再未踏足此地,十年的時間,鮮卑人肆虐北疆,他們松懈了。 騎兵的價值在突襲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馬匹小跑的速度大概在每秒四到五米,快跑的速度在十米左右,奔馳的速度超過每秒十五米。 作為前鋒的休屠胡,不惜馬力,奔馳而去,四五里的距離,片刻即到,直接扎進了松散的鮮卑聚落。星星點點的氈包帳篷,相隔甚遠的牲畜圍欄,倉促上馬的鮮卑牧民,完全無法阻攔休屠人的突進。 如雷的馬蹄聲沒有絲毫停頓,伴隨著暴喝殺喊之聲,弓弦震動,羽箭入肉,長刀揮舞,鮮血噴涌,三千休屠騎兵平趟而過,直奔山腳下的王廷所在。 后面是快跑跟進的一千鮮卑突騎,再后面是北軍屯騎營的七百重甲騎兵,他們調整陣型,緊緊的跟在鮮卑突騎之后。 兩部騎兵順著休屠人殺開的血路,毫不停留,眼中只有王廷。 太史慈率領的兩軍一千兩百越騎,與他們一同沖進聚落,可越騎也沒停留,他們沖向了王廷南面。 后續就是劉襄率領的五百宿衛以及兩千兩百胡騎,掃蕩外圍,守住后路,預備支援,這是他們的任務,直到步兵過來接手。 和連帶走了絕大部分的青壯,零星的幾個老人,奶毛未退的少年,性子潑辣的壯婦,成了鮮卑聚落的主力,他們面對的是精銳彪悍的漢軍,是野蠻好殺的休屠胡人,這不是戰斗,這是屠殺。 戰場之上沒有仁慈,敵人必須死,無關歲數還是性別,拿刀持弓的小孩照樣能夠殺人,所以,死掉的敵人才是好人,勝利之后才能輪到慈悲。 長矛挑刺、戰刀染血、羽箭收割,尸體橫陳,氈包起火,帳篷垮塌,圈中的牛羊慌亂的叫喊,卻沒人過來安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