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襄從壺口瀑布一回來,就上表言北伐之事了,可朝廷對此毫無回音。 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拖得越久,勝算便越低。 他等啊等啊,就等到了正月底,九天時間都不夠這幫大老爭論的嗎?攻破王廷,便能讓鮮卑各部徹底分裂,三個大部還是太少了,應該更混亂一些,這樣才有機會把手伸進草原,解決北方邊患。 多好的事啊,還在博弈?估計又是利益分配那一套,誰拿功勞,誰占便宜,這些事不掰扯明白了,眼里只有家族利益的政客們,是不會同意的。 劉襄真的不想再等了,可沒有朝廷詔令無法調動北軍,也沒辦法調動北境的軍民,甚至連通關都做不到。安平軍從漁陽出兵,要進入中部鮮卑的地盤,然后繞一大圈才能抵達彈汗山,太冒險了,后路隨時被斷,跟找死差不多。 除了再次上表,他毫無辦法,束手束腳的感覺,糟糕透了,這種日子,他一天都不想過。 寫完表章,命人加速送去洛陽,他準備出去巡營,順便散散心。河里的尸體打撈得差不多了,軍隊已經歸營,收尾的工作由皮氏縣的縣令接手,他會繼續派人巡視河道,發現尸體立刻打撈。 營中還有六千七百正卒,兩千七百投身的民夫,以及四百多傷兵,與鮮卑交戰的這些天,有三百多人戰死。 劉襄胡亂的在軍營之中熘達,卻不知有人在議論著他。 袁滂正在府上訓斥他的外甥:“短智小兒,無謀匹夫,瞎眼的豎子,空長歲數不長心眼的蠢物。” 老頭激動得連連咳嗽,蔡邕趕緊上前幫他順氣,嘴里小聲的埋怨著:“舅父,曜卿在旁邊看著呢,吾今年五十有四了……”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袁滂眼睛一瞪,怒氣上涌。 “五十四又如何?你就算八十四了,老夫照樣罵你。那劉宜程年少有為,風姿俊朗,吾觀察很久了,品性溫潤,絕非輕浮浪蕩之人。如何就入不得你的眼?人家是鎮北將軍,堂堂縣侯,怎么就配不上你家女兒了?次女有婚約,行,咱們不能失信,可昭姬都喪夫三年了,如何就不能再嫁?她是我外孫,我會害她不成?袁渙若有女兒,輪得到你?” “昭姬比那劉宜程大七歲,又是再嫁之身,人家怎會同意?就算看在舅父的份上,怕也不會和睦。”蔡邕是真的擔心女兒的幸福,嫁去河東衛氏,婚后不協,夫喪無子,被婆家刁難,只能歸寧回家,她心里已經夠苦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