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想北伐-《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
第(2/3)頁
雖然劉邦稱自己為赤帝子,但那只是為了抬高一下自己的出身,漢代并沒有把龍和皇帝綁定在一起,民間對龍的觀念還是很多的。
龍跟皇權聯系起來,可能是從唐代開始,因為在唐玄宗的時候有一個“千秋節”,當時有一種銅鏡,上面有一條龍,還有銘文“千秋”,這種銅鏡叫盤龍鏡,用途是在千秋節的時候由皇帝頒賜給一些有功的人,或者是由下面的人敬奉給皇帝。這個盤龍鏡當時叫做“天子敬”,從這個角度來講它就和皇權聯系起來了。
真正把龍作為皇帝的象征,是從明代開始的,自那以后,皇帝才開始穿龍袍。把禽獸紋在官服上,也是從明朝開始的,這就是“衣冠禽獸”的由來。
劉襄請龍助戰,只是個神話故事,會讓人高看一眼,沒什么忌諱,甚至很多聰明人還會嗤之以鼻。
崔烈就在私下里評論過:“水攻之法而已,何必說得這般玄奇,自抬身價罷了。”
但這擋不住民間的風傳,劉襄在沒有士人吹捧的情況下,名號第一次響徹大漢。
御龍而戰,誅殺鮮卑單于,全殲五萬北狄騎兵,百年以來大漢對鮮卑最大的勝仗。
劉宏覺得自己已經能和武帝比肩了,在位期間都出了一個十八歲的少年軍神,都殺過北狄單于,誰比誰差呀?是不是這個道理?
幾個中常侍的馬屁就沒斷過,連續拍了幾天都不帶重樣的,功力深厚啊,這活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
劉宏心情舒暢,少年軍神好啊,要是能夠早早死去,那就更好了。
賞,必須得賞。
可鎮北將軍已經夠高了,再往上就直入中樞了,朝臣們不同意呀,爭論了好幾天,寧可給他加權柄也不能讓此子進入朝堂。
最后,經過各方博弈,一致決定,還是讓此人回他的幽州去吧。
詔令送到軍營,鎮北將軍的官位沒動,晉爵薊侯,食邑五千戶,假節,儀同三司。
劉襄翻看著詔令,覺得就只有假節有用,假節是代為執掌節符的意思,可以直接斬殺犯軍令之人,還有一個潛規則,假節的將軍默認為戰區主將,跟他同級的將軍,若是沒有王命、節符,就得被他節制。
儀同三司就是個加官,儀仗、衛士、俸祿比照著三公的待遇配給,對劉襄來說,這就是個面子貨,沒什么實際意義,開府儀同三司才是真的有用,他的幕僚,府中封的官吏才會被朝廷認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伊吾县|
馆陶县|
万州区|
含山县|
夏河县|
柘城县|
固原市|
如东县|
灌阳县|
沙田区|
海安县|
洮南市|
涡阳县|
开化县|
阿拉善右旗|
聂荣县|
渭南市|
独山县|
正安县|
两当县|
巩留县|
静乐县|
乌拉特中旗|
高碑店市|
新绛县|
安阳县|
明光市|
曲周县|
班戈县|
蓬莱市|
奈曼旗|
桃园市|
永新县|
澜沧|
泾阳县|
宣化县|
蓬溪县|
广德县|
湟源县|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