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士卒開始打掃戰場,劉襄進入散關署衙寫報捷文書。他口述,范賢執筆,辛辛苦苦的練字,不如直接找個寫字好的,這個辦法太美妙了。雖然征辟范賢為典農從事, 但涼州哪有讓他們種地的機會,先跟在他身邊做些秘書的工作吧。 捷報還沒發出去,劉襄就接到了兩封信件。 一封是袁滂的,從褒斜道繞了一大圈,路上花費了很長時間,是詔安張修之事的回復,信上說別部司馬是小事,可以自決,但張修身份敏感,已經上表陛下,需要等待朝廷批復,先暫時隨軍,由劉襄管轄。 這個態度是不想擔責任啊,那故道縣就先留著不打了,戰事沒結束,真有什么事的話,他手握大軍也能有個轉圜的余地。 第二封是董卓的求援信,韓遂十萬大軍攻打隴關,他只有不到兩萬人,形勢不妙,需要發兵支援,還特意點名,需要幽州突騎馳援。 這死胖子瘋了,想屁吃呢。 原本還想派兵支援他一下,現在,滾一邊子去吧。 董卓的求援信是在陳倉轉送的散關,發往長安的應該也快到了,袁滂的態度猜不出來,為了防備萬一,劉襄又寫了一封救援隴關的建議,和捷報一起,快馬發往長安。 建議很簡單,讓董卓正面吸引韓遂的大軍,他統帥一萬騎兵走祁山道,抄敵軍的后路,只要速度快,必定能夠出其不意。 能不能贏不知道,反正他不會把騎兵交給董卓。 劉襄麾下的軍隊已經有步卒三萬八千,騎兵一萬,還有益州友軍六千人,是三輔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 他這個幽州的造反頭子,現在要帶著長安三輔最大的軍團,去打涼州的反賊首領了。 真諷刺。 wap. /130/130239/3038089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