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襄冷冷的盯著他,一字一頓的說道:“命令守軍出城。” 張仁明顯的頹喪了,他慢慢的走到吊橋附近,回頭看了看指著他的強弩,有氣無力對城上守軍喊道:“所有縣兵,出城投降。”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北新城三千縣兵在西門外列隊,他們的武器已經被收繳,許多人都情緒緊張。 劉襄當然不會屠殺俘虜,他也不會苛責這幫兵卒,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參與了劫掠百姓。 就算是問罪,也是縣令和帶隊軍官的罪責,這時候不能動這幫兵卒。 形勢不穩,法不責眾啊。 劉襄高聲下令:“子龍帶人接管城防,越騎看押俘虜。” 趙云接令入城,越騎分散隊形,將俘虜圍在護城河邊。 劉襄看著被宿衛請回來的張仁,沉聲說道:“張縣尉獻城有功,想要什么賞賜?” 張仁哆哆嗦嗦的回答道:“末吏不敢居功,全憑將軍決斷。” 嘴可真硬。 雖然順利受降,但是張仁獻城必定有蹊蹺,劉襄不想直接弄死他,那是不教而誅,名聲不好。 他抓捕,斬首了那么多世家豪強子弟,每一個人都給安上了罪名,不是無緣無故的殺人。 面對那些指責他酷烈、苛責,甚至暴虐的,他可以理直氣壯的懟回去,那些人咎由自取,犯了漢律的,自己是司法公正,嫉惡如仇。 劉襄腦海里想著其他事情,眼睛卻直勾勾的盯著張仁,看得他冷汗淋漓。 涿郡的士人都傳遍了,北邊的安平將軍,殺伐酷烈,碰到了,就沒好下場。當真是命里含煞,天生魔星,正經的反賊胚子。 自己耍手段耍到他的頭上,真真是命犯太歲,好不了了。 趙云的動作很快,城門、府庫、縣衙和城內的交通要道,盞茶時間就已經全部占據。 接到城內安全的稟報,劉襄命人將俘虜押解到軍營,又令宿衛去樊與亭尋找孫義,通知他帶人來縣城匯合。 他帶著宿衛來到縣衙,很意外的看到了被囚禁的縣令和幾個豪強家主,他們是劫掠百姓的元兇,張仁確實拿下了他們。 這就有意思了。 莫名其妙的占據城池,模棱兩可的獻城功臣,這劇本不對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