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若晴先是去楊華忠那屋子,看了下老爹,跟他說了一下今日送豆腐的事兒,得了多少錢,買了些啥啥的。 然后,估摸著時辰,她進了灶房。 正在琢磨著弄些啥菜來招待他們,駱風棠也閃身進來了。 “晴兒,我買回來的那條大鯽魚,你晌午把它拾掇了,大家伙兒一塊吃!”駱風棠道。 “那可不成,那是你買來給你大伯補身子,我剛還給它換了一回水,養(yǎng)在桶里呢!”楊若晴道。 “不礙事,我不會燒魚,還是你來燒吧,回頭把我大伯喊過來,咱一塊吃就是了!”駱風棠提議。 楊若晴想了想,點點頭:“成,那我做碗紅燒鯽魚咋樣?” 駱風棠嘿嘿一笑:“咋樣都成,你說了算!我出去忙活了!” 一個閃身,他離開了灶房。 灶房里,楊若晴喊來大安和小安。 “你們兩個,趕緊兒去趟村那頭老駱家,把駱家伯伯請過來吃晌午飯!” “好嘞!” 大安小安跑了出去。 楊若晴這邊才開始拾掇起來。 削蘿卜皮,洗白菜,刨山藥皮,把花椰菜掰碎,鍋里燒熱水焯一下,撈起晾去水分待用…… 稱了二斤五花肉,楊若晴打算把蘿卜跟肉一鍋燒,再撒點蔥花大蒜干辣子啥的,絕對是一道開胃菜! 孫氏是在晌午飯后,才回來的。 是長庚幫著孫氏把抓來的小豬崽扛進了院門。 剛好這邊的豬圈,臨近尾聲。 孫氏看到這嘩啦啦一堆人在那里忙活著,又聽楊若晴說明了他們的來意,孫氏又是欣喜又是感激。 在莊戶人家的眼中,豬身上,全都是寶。 田地里的稻谷收成,除去苛捐雜稅,所剩的只能管一家老小的溫飽。 趕上年成不好,還得過一段青黃不接的日子。 地里的棉花,得用來做衣裳,做被子…… 如此一來,手頭幾乎就剩不下啥流動的錢了。 于是,家家戶戶都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的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試圖通過這些家禽家畜來貼補家用,改善伙食。 可是,這時代衛(wèi)生和醫(yī)療條件都很落后,家禽家畜的存活率普遍很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