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且末王宮-《不成氣候的發明家》
第(1/3)頁
春秋時期就有類似琵琶的樂器,直到秦朝開始流行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
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后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后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為琵琶。
很多人對瑟和古箏會混淆,兩者主要不同點在于,瑟有25根弦,二者弦的粗細不同。而古箏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
阿迪里派人接來了古麗,又讓下人傳喚來兩名樂師。兩名樂師一男一女,葉楓讓男樂師演奏大鼓,因為這個相對比較需要力氣,讓女樂師演奏瑟,讓古麗演奏琵琶。
葉楓先簡單教了一下簡單的指法。因為很多樂器只要懂得演奏方式,對于有絕對樂感的人來說是很容易上手的,唯一就是熟練度的問題。
大鼓很容易上手,也相對容易熟練,當天男樂師就可以熟練的演奏大鼓了。
而古麗的確是天資聰穎很快學會琵琶,但熟練度還差一些。
唯一落下進度的是那名女樂師,因為瑟本身就相對難度大一些可以理解。
另外,葉楓也打算減少瑟的演奏,只用來做一些伴奏,到時候主要由自己和古麗來演奏。
真正學會一件樂器很難,但只是學會演奏幾首曲子就相對容易的多。
葉楓準備了四首曲子,葉楓分別教了一下每個人需要負責的部分,三人都懂音律,記錄下自己需要演奏的譜子,不過這一時期曲譜和后世不同。
“宮、商、角、徵、羽”是古媧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葉楓用其他字符補充了4和7,并給幾人做了解釋。
古媧國關于五音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采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古媧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在古代的音樂著作《樂記》中的說法則為: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
教的差不多了,葉楓便讓眾人先自行練習,熟練自己負責的曲段。
葉楓安排完,在阿迪里的店里買了一些鍛造銅器用的石錘和火鉗等工具,和一些獸皮和木條用于做風箱。葉楓還買了一車木炭,雇了一輛車到城外挖了一車泥土回來。當然阿迪里沒有收葉楓的錢。
葉楓回到住處已經中午。葉楓很不習慣一天兩頓飯,覺得有些餓,想著做一些小米酥吃。
當然小米酥里面沒有花生,因為這個時期花生還沒傳入古媧,花生要到大光朝才傳入古媧,所以很多古裝影視劇中吃花生的場景,只能說純屬虛構。
葉楓只能用現有的東西做小米酥。葉楓找來黃豆和小米,當然這時期叫菽和粟。
葉楓用小火分別將小米和黃豆慢慢炒熟。為了避免黃豆會糊,葉楓還洗了一些沙子放在里面一起炒,有沙子隔離保護,黃豆不那么容易炒黑。
炒完后因為二者大小差距很大,所以很容易篩出來。葉楓用布包裹好黃豆,然后用木棍敲,將黃豆簡單敲碎一些備用。
因為沒有糖所以葉楓用之前在山里帶出來的蜂蜜做了糖稀,然后放入炒過的小米和敲碎的黃豆。
攪拌均勻后,放入之前用木條做好的模具,壓平上面晾涼。晾涼后葉楓才發現沒有適合的刀具可以砍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至县|
扶绥县|
福建省|
邛崃市|
章丘市|
呼图壁县|
长寿区|
元朗区|
秀山|
弋阳县|
泸水县|
嘉鱼县|
鸡西市|
拜泉县|
霍邱县|
南城县|
涡阳县|
锡林浩特市|
阳谷县|
永嘉县|
耿马|
个旧市|
平湖市|
西和县|
那坡县|
华池县|
昂仁县|
利川市|
芷江|
昭觉县|
翼城县|
防城港市|
墨江|
郧西县|
新源县|
虹口区|
东莞市|
乌鲁木齐县|
精河县|
拜城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