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年級里最熱鬧的事情莫過于港城大學來校招生,可能是想提前掐幾個好苗子,所以每年都是他們來得最早。 程序是近期先安排面試,如果通過的話會給一些條件,再結合高考成績決定是否可以錄取、是否給全額獎學金之類的,算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種。 而且因為它不在系統里,其實可以跟內地高校的報考并行不悖,所以大家都趨之若鶩。 何況這年頭港城大學在鄙視鏈上的地位是高于內地所有大學的,每年各省的高考狀元棄t大p大而就港城都不算新聞。 一方面,是基于港城大學更高的所謂國際排名,更便于完成本科學業之后遠赴歐美名校深造。 另一方面,港城呆七年可以拿永居,大學畢業之后只要留下來工作三年就搖身一變成為港城佬了。 臨安中學在國內高中界是有一把交椅的,所以港城大學非常慷慨地一次性給了50個面試名額。 不過配比就非常奇葩了,可見多么不接地氣。 他們給的50個面試名額,指定分配方式是文理科各一半,看上去公平公正,其實對兩者來說意義可謂天差地別了。 因為全年級十四個班,只有兩個文科班,加起來算一百號人,有資格考慮港城大學的不超過一手之數。 只是考慮,人家還不一定要。 所以加上幾個勇敢湊數的,最后文科25個名額才將將用了10個而已,剩下的居然撂荒了。 簡直讓理科生嫉妒到發狂! 理科兩個重點班、十個普通班角逐這25個名額,那可得把高一高二歷次大考的成績拉出來排個名。再看看各項競賽、重要活動的獎項,總之是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個珍貴的名額。 最后能去面試的無不是年級里公認的學霸。 以林一和顧采薇的年級排名,這事兒當然跟他們沒有半毛錢關系,也就是吃瓜看熱鬧。 不過在他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優等生倒是在做認真的考慮,那就是顧采薇的首席閨蜜——張家琪同學。 文科班的名額本身就富余到浪費,何況以她高二過去以后的成績,就算排名也是能輪得到的。 “采薇,你覺得我應該去面試港城大學嗎?” 不知道這貨是怎么想的,憑什么認為顧采薇這種名副其實的學渣,可以解答升學問題? “去啊,為什么不去?反正名額多的是,不去白不去。” 林一忍不住吐槽:“你以為是商場打折嗎,不去白不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