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要引人關注,去面試給人打工什么的,太沒有看頭了,而這種自主創業、發展家鄉經濟的事業,不僅能博得觀眾好感,這個過程也會很有期待感。 至于資金來源,自然是公司提供的,不過邱玉田按照葉文斌的說法包裝了一下。 直接就和葉文斌之前跟家里吹的那個套路一樣。 就是葉文斌自己兩年前投資的一個項目,終于得到了回報,然后就有了啟動資金。 這樣做。 不僅僅合理解釋了資金來源,還強有力地塑造了葉文斌的人設。 按照之前網友了解的,葉文斌之前就是扶不上墻的爛泥,各種所謂的投資各種失敗,人還一點都不上進,在家啃老,滿滿都是“廢物”的標簽。 然而。 當之前的投資成功了呢 很現實的問題。 總有一些人這樣去定義:一個人是不是廢物,主要看他是否成功。 成功了,說什么都是對的。 失敗了,就全都是狗屎。 有了這么一個反轉,邱玉田就能夠很好的粉飾葉文斌之前的失敗。 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失敗了那么多次,終于換來了一次成功。 守得云開見月明。 這不是妥妥的逆襲嗎 于是這就有了更好的宣傳和營銷的點。 對于葉文斌接下來的“創業”,網友們就更加有信心了。 很快。 在后期工作人員的剪輯下,一個滿滿都是勵志和對美好未來期許的嶄新視頻出來了。 隨著這期視頻上傳。 很多關注葉文斌這個賬號的網友冒了出來。 不得不承認。 借著這次的熱搜,第一時間找上葉文斌的邱玉田,的確抓住了這次的熱度,幫著葉文斌狠狠吸了一波粉。 現在那個賬號的粉絲關注量,早就已經破百萬,正努力奔著兩百萬大關而去。 然而。 每一次他們發視頻,葉向陽就要面臨一次網暴。 隨著葉文斌的反轉“逆襲”,葉向陽這個“忘恩負義”的壞親戚形象,已經徹底深入“人心”。 葉文斌越“努力”,越“上進”,越有“發展前景”,葉向陽這個曾經看不起并羞辱他的,大家就罵得越歡。 正如葉文斌當初那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燕京。 浪新微博法務部。 “主管,剛收到一份由江城法院發過來的電子傳票,你看看。” “什么情況” “我們又被告了。” “又是姓葉那個記者和沈清,第幾次了這是” “第三……” “好好配合就是了,真服了那些傻缺用戶了,沒事招惹他們干什么,害得我們每次都躺槍。” 面對今天到來的這一封法院傳票,作為法務部主管的他很是無奈。 其實他也理解沈清的做法。 向法院起訴,必須要有明確的被告,至少需要知道對方準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網上注冊的用戶,大多使用的都是昵稱,所以想要起訴那些誹謗和網暴的網友,直接起訴他們平臺,無疑是最省事的辦法。 到時候,法院會直接要求他們提供這些用戶的相關信息。 當然。 作為平臺的運營公司,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承擔責任的。 每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都要淪為被告一次,就很讓人無語。 非此一家。 類似這里的情況。 此時也正在其他平臺陸續上演著。 …… 與此同時。 江城法院的立案中心。 工作人員看到今天沈清派人送過來的起訴材料,都要全員崩潰了。 “今天又是多少份啊” “怎么還這么多啊” “被告每天都在增加中我要瘋了!” “他們能不能消停點,我都已經連續兩天沒睡好了,每天晚上做夢都是在審材料,結果上班還是在審材料。” “網上那些大爺們,求求你們別罵了,再罵我們就要加班猝死了。” “再罵下去,我要有玉玉癥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