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特么的,這臭娘們!” “老大,怎么了?” “就今天這客戶,覺得咱們沒按他們的要求來做。” “怎么可能,整個過程都是我負責的,她不會是想賴尾款吧?” “不至于,我感覺這里面有問題……” “……” 卞志遠敲擊著桌子,皺眉道。 本來他沒想那么多,但了解到邱玉田反映過來的情況,卞志遠也意識到了事情并不那么簡單。 對于邱玉田,卞志遠并不陌生。 按理說,邱玉田和卞志遠從來都只在網絡上交易,用的都是沒有身份標識的網絡賬號,彼此不知道對方的身份。 畢竟網絡水軍開展的這些業務,基本都見不得光,不論是購買服務,還是提供服務的人,都不希望被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 但實際上,很多水軍都對這些客戶或委托人的身份門清,即便不知道對方是具體哪個人,也大概清楚對方是哪個團隊或哪個公司的。 原因很簡單。 只需要了解對方找他們干什么,而這些操作會使什么人受益,又會使什么人利益受損,誰是幕后插刀的人,基本就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而且別忘了,水軍本身是干什么的。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客戶的身份,作為水軍的他們也不會輕易泄露出去,畢竟還要靠著這些人的生意吃飯。 一個長期的客戶,和一竿子買賣,孰輕孰重,他們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同樣的。 這些客戶也不會故意賴他們的賬,否則省了小利,反而會多出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這些,雙方合作往往都會找知根知底的,最喜歡做熟客和熟客介紹的“生意”。 說起來有點可笑,做他們這一行的,往往要比別人更講信譽。 邱玉田是老客戶了,不至于故意找茬。 “我懷疑可能是有人要搞我們。” 很快,卞志遠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同行?” “可能性很大。” “艸!” “去查查這些評論到底是誰發的,我倒要看看,是哪個不開眼的在搞事情。” 卞志遠心中火起,對著手下的人吩咐了下去。 剛才邱玉田找上他,說他們事情沒辦好,卞志遠就忍著沒發作,現在琢磨了過來,自然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查個究竟。 卞志遠跟邱玉田解釋過了,但對方不一定信,這時候他就要拿出點證據,不然事情傳了出去,就砸招牌了。 之前邱玉田要求的,只是讓他們在網上揭露葉向陽的身份,只要讓網友知道葉文斌那個視頻里提到的親戚,就是江城晚報最近聲名鵲起的記者葉向陽即可。 并且在這件事情上做點文章,引導輿論,讓網友們把注意力放到這件事情上面,炒作一番。 至于曝光葉向陽的個人信息,包括個人住址和電話,還有其他涉及隱私的,以及對方曾經的黑料,可跟他們沒什么關系。 先不說網上那些葉向陽的黑料是真是假,光是曝光個人信息這些,涉及的風險就比原先大,邱玉田給的那些價錢,可不值得他們冒這個風險。 要加錢的! 他們還沒吃飽撐著,免費幫別人做“好事”。 “怎么樣?” “感覺不像是那幾撥人……” “什么情況?” “完全不像是同行做的,曝光那個記者個人信息和黑料的,可能就是普通的網友。” “普通網友?!” 聽到手下匯報的結果,卞志遠懵了。 這…… “如果真的是同行,那這次用的基本都是新白號,這樣的話,對方為了搞我們,也太下成本了,沒這個必要吧?雖然有點恩怨,但也不至于……” 卞志遠聞言,不由陷入了深思。 白號,指的是相對安全的號。 通過某些特殊平臺,繞過身份證綁定環節,然后再購買大量手機號碼來注冊賬號,這些賬號不會立刻投入運作,而是先進行養號。 養號的過程,就是模彷真人日常,發一些生活日常、與營銷無關的動態、互動、點贊等,高級一點的還會開個會員。 這些賬號的養成周期和成本很高,但好處就是不容易被封,且不會輕易被看出破綻。 而“新”,指的不僅僅是剛注冊的,同時還包括水軍養在手里卻始終未曾動用過的那些優質賬號。 也就是說沒有半點“桉底”的那種。 除此之外,就是兼職水軍,盜取正常用戶的賬號,以及成本相對低廉的僵尸號和機器號等等。 所謂的兼職水軍,大多是活躍網民或網絡兼職人員等,這些成本也不低,但勝在賬號優質,不過問題在于,任務的完成質量以及人員都很不穩定, 都說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對手。 作為同行,也是競爭對手,如果要搞小動作,并且準備最大程度保密自己身份,只能動用那些耗費高成本養起來的“新白號”。 否則一旦動用那些有“前科”的賬號,很容易通過蛛絲馬跡被找出來。 到時候身份就被知道了。 除此之外。 水軍炒作基本都是經過提前統一過的,回復或評論的內容會存在高度雷同的情況,這些他們很容易發現。 然而。 現在網絡上針對葉向陽的聲勢很大,并且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葉向陽進行全方位的攻擊。 這顯然不是一般水軍能搞起來的,至少是業內排名靠前的幾家才能做到這種程度,但讓人奇怪的是,卞志遠卻沒有在這里面發現他們的影子。 如果邱玉田沒有撒謊。 卞志遠嚴重懷疑。 這個叫葉向陽的記者,一定是得罪了什么別的人,并且把人給得罪死了,才會這樣被針對。 …… 江城。 此時的葉向陽,自然也注意到了網絡上的動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