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711年,英國南海公司經國會批準,正式成立,并取得了英國同南美洲和太平洋部分群島的貿易壟斷權。 南美當時被認為商機無限。 南海公司曾經通過奴隸貿易賺了大錢,現在他們聲稱在南美洲發現儲量巨大的金礦。 為了開發這個金礦,南海公司在1719年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名為《南海方案》的提案。 根據這個方案,南海公司將用自己的股票置換價值3160萬英鎊的國債,及其他一系列條件。 此時英國政府正為支付國債高額利息發愁,因此南海方案很快得到當時的財政大臣支持。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完美的方案。 南海公司獲得大量資金開發金礦。 國家財政得到緩解。 國債持有人可以用他們的國債置換南海公司的股票,分享公司未來的收益。 然而南海公司并沒有發現巨量的金礦,這只是一個編織出來的謊言。 南海公司為了讓方案獲得議會通過,用公司的股票行賄議員。 1720年,提案以壓倒性優勢被議會通過。 南海公司獲得國家信用背書后,股價隨之飛漲。 不足三個月的時間,股價從120英鎊,上漲到了1050英鎊。 那時候全民瘋狂追逐南海公司的股票。 讓政客忘記了政治。 醫生丟棄了病人。 店主關閉了商鋪。 工人離開了崗位。 就連時任國家鑄幣局局長的科學家牛頓,也成了南海公司的股東。 為了滿足民眾換股的需求,公司分三次,發行了8萬多新股。 股東們大發橫財。 其他股份公司看到南海公司的暴利,紛紛模仿其手法。 編概念發股票。 吸納了巨量普通民眾的財富。 之后泡沫破裂,股東追到了南美,發現一切都只是個騙局。 既沒有金礦,也沒有其他可以盈利的生意。 消息傳回國內,股價迅速跌回原點。 牛頓也虧了2萬多英鎊,這是他過去十年的總收入。 那時的他,只能發出一聲感慨: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計算不出人們內心的瘋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