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做好這一切,護士說道:“吳大夫,吸氧裝置已經連接好了,濃度和流量調多少。” 護士有了上次的教訓,根本不敢把氧氣開到最大,生怕氧氣裝置會因為承受不住高壓給氧而損壞。 吳向東見狀,沉聲道:“高流量氧療,氧氣吸入8l/min,注意監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 “好的。” 護士在經過之前的慌張后,已經明顯鎮定許多,特別是一旁有吳向東坐鎮,讓她有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隨著護士將氧流量調整到8l/min后,流量表下方的濕化罐內,經過乙醇混合的蒸餾水開始泛起一個個細微的水泡。 經過濕化效果后的氧氣,順著鼻導管,再一次輸送到老人的體內。 這一次,老人的憋喘明顯得到了緩解,急促的呼吸正一點點恢復正常,原本亮著紅光的警報聲也逐漸開始消失。 “吳大夫,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已經升到90%了。” 護士驚奇的發現,在監護儀屏幕上原本象征血氧飽和度的藍色線條,正一點點開始回升,片刻后就已經達到了較為正常的水平。 她興奮道:“原來針對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乙醇濕化給氧的效果竟然這么好,吳大夫,你是怎么發現這種處理措施的,簡直太神奇了?!? 畢竟在護士的固有思想中,醫用酒精就是用來進行表面消毒或空氣消殺的,可現在吳向東的做法卻讓她大開眼界。 面對護士幾乎狂熱的崇拜眼神,吳向東暗自搖了搖頭,要知道這樣的處理流程在二十年后幾乎已經成為了每一個醫護人員所具備的常識。 可放在現在,這些流程似乎還沒有被拿出來使用,亦或者是因為信息閉塞的緣故,除了一些大醫院外,其他地區的急救水平還處在摸索階段。 而濱田醫院的急診更是如此,不但科室是剛成立的,就連人員都是一些新人,甚至有些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就已經上崗了,因此這些急救常識需要加強也可以理解。 于是吳向東想了想,說道:“這樣,等今天忙完,我回去把這些最基本的急診病的處理流程整理出來,讓大家坐在一起學習一下。” “畢竟對我們急診來說,急救的措施不但要治標,也要治本,只有這樣,才能緩解患者的病情,減輕他們的痛苦?!? 吳向東的話落在護士耳中,顯得非常興奮,“那真是太好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