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羅勇見四周無人,用手肘碰了一下吳向東,繼而笑道:“向東,你這操作可以啊,兩歲的孩子也能藥到病除,要是我的話,或許都得猶豫好一會呢。” 羅勇這話說的不假,畢竟成年人與幼兒在生理結構上存在著差異,因此無論操作還是用藥都得萬分小心,生怕出了差錯。 “羅主任,其實對于這個孩子的治療,我們本來不用這么驚心動魄的。”吳向東思索片刻,還是將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嗯?”羅勇神情一怔,看到吳向東話里有話,于是直接問道:“你是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也不是什么建議,只是覺得急診科作為醫院的臉面,是不是該進一些比較實用的設備。”既然羅勇讓他說,吳向東便打開了話匣子。 “就比如拿今天的事講,如果急診有空氣灌腸儀的話,治療孩子的腸套疊根本不用這么麻煩。” “只需要通過儀器,將灌腸的初始壓力設定在60mmhg,按一個確定鍵等待幾秒鐘的時間,就能完成眼前的操作。” “而且,經過這兩天的會診,我發現急診無論是人員執勤還是設備儀器,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此言一出,羅勇倍感震驚,他沒想到吳向東竟然會當面跟他反應急診的問題。 畢竟在醫院里,大家都知道羅勇負責急診科的運營,雖然沒有紅頭文件,但他就是急診科實打實的“主任”。 然而此時吳向東竟敢向他反應急診存在管理的漏洞,這不就是在當面打羅勇的臉嘛。 不過此時的羅勇在震驚之余,眼里竟還帶著幾分意外和驚喜。 “來,把你遇到的問題,都仔細跟我說說。” 要知道急診科的發展是羅勇的一塊心病,此時見有人大膽提意見,他自然要好好聽一下。 于是吳向東按照自己這兩天的所見所聞,再加上后世的理念和觀點,林林總總羅列出許多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比如提出的輪班輪崗制,又或者急癥的首診負責制等。 羅勇聽后大為震驚,他不可思議的看向吳向東,后者年輕的臉上透著的是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與穩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