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70章柳兒村-《清清悠吾思》

    而小河村當時的人口是青山縣管轄下人口最多的村莊,其中青壯年又占了村中人口的七成。

    面對此次的征兵,大將軍下令了,不能用銀兩相抵,只要是年滿十二以上,四十五以下的男子,就必須入伍參軍。

    就這樣,村中年滿十二以上,四十五以下的青壯年皆被征兵上了戰場,只留下了婦女寡老幼童留守于村中,日日期盼戰爭能早點結束,家人能平安歸來。

    可惜事與愿違,最后大晉雖然以少勝多,取得了勝利,但結果也很慘烈。小河村上了戰場的青壯年幾乎全部犧牲了,最后戰爭結束時,歸來的人只有二十余人不到,還都是身負重傷,缺胳膊少腿的,以后都不能再干重活了的。

    面對再也不能回家了的相公(兒子、爹爹),小河村的人沒有說什么,只是默默的掛起了白幡。那一夜,村中遍是傷心欲絕的哭泣聲,隔了好幾個山頭都能聽得見。

    因小河村戰場上傷亡的人數最多,前來慰問的縣令見到如此凄慘的場面,也忍不住淚目。

    照例把陣亡士兵的撫恤發下去看,看著再也沒有了生機的小河村,縣令眉頭一皺。看向小河村身后的下柳河和村中的柳樹。

    小河村背靠著下柳河,整個下柳河也只有小河村這一段的河岸兩旁長滿了柳樹,而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柳樹使得小河村還有那么一絲生機。

    見此,當時的縣令看著村中面帶悲傷的老少,唇角一揚,給小河村重新取名為柳兒村,希望村中的孩童能夠像這綠意盎然的柳樹一樣,扎根于泥土之中,茁壯成長。

    將來能為國家效力,重新恢復柳兒村當年的榮光......

    就此,這便是柳兒村村名的由來。

    經過幾百年來的修生養息,柳兒村再次成為青山縣治下人口最多的村子。然而,未能恢復柳兒村當年的榮光,至少當前的還是小河村的柳兒村至少出過一兩名舉人,幾名秀才,而今日的柳兒村全村有大半的都是未讀過書。

    最好的也就是幾十年前出了個秀才,至今為止,柳兒村村中也只有兩到三名童生,最年輕的,如今都有二十幾歲,家中孩童都幾個了。

    柳兒村人口雖多,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的村民生活都不富裕,大多只能求個溫飽,要是遇上個天災年禍,那只能賣兒賣女求條活路。

    但好在幾年前青山縣下發了村民可自行開荒的政令,只要開出來的荒地到縣衙辦好登記,便可免三年的稅,三年之中荒地所產皆屬開荒者。

    此政令一出,青山縣許多百姓都扛起農具開了不少的地,日子從此也好過了許多,其中又屬柳兒村開的荒地最多。

    地多了,自然種的東西就多了,這年頭,不管什么,只要是能吃的,都會種上。

    柳兒村村民種了不少的菜,經過前段時候的下人調查來的各處地方的產出,沈清結合超市的需求量。最終選中了跟柳兒村的村民簽訂契書,從他們手中收走他們地里種的菜,并且約定好還要每日為她的超市提供一定的貨源。

    今日便是她跟柳兒村村民簽訂契書的日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伊春市| 上饶县| 八宿县| 三门峡市| 兰州市| 三台县| 永新县| 尖扎县| 始兴县| 延寿县| 紫云| 海丰县| 卢龙县| 沙雅县| 阜南县| 礼泉县| 万安县| 从化市| 北川| 游戏| 遂昌县| 临城县| 永德县| 清流县| 随州市| 措勤县| 吉木萨尔县| 湘乡市| 文山县| 陆良县| 道真| 榆中县| 蒙自县| 益阳市| 柳江县| 宁明县| 厦门市| 上虞市| 丰镇市| 乌鲁木齐市|